>>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读书笔记——老舍(二)

写作者:cnetsff     日记本: 心语

日期:2004年12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49

  老舍的创作亦与北京水乳交融,难以分开,正如他所说:“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 。作为一个体验派的作家,他刻意追求具体真切的生活质感。因而在他的笔下,北京“就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 ,更加富有魅力。
  首先,老舍采用了真实的北京地理环境。正如舒乙指出的:“老舍笔下的北京是相当真实的,山水名胜古迹胡同店铺基本上用真名,大都经得起实地核对和验证” 。其中写得次数最多的地方,集中在北京的西北角,这正是他生活的摇篮。
  这些真实的地理环境,与作品中的人物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心理的、生理的、与哲理的解析” 。诸如《离婚》中的老李,就住在离衙门不远的旧帝都的西四砖塔胡同,从而体会到“北平没在天上”,“是地狱的阴火,沙沙的,烧着活鬼”。冷寂萧索的北海的白塔和金鳌玉蝀,更增添了《骆驼祥子》中祥子被虎妞勾引后的羞愧烦恼,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像个死鱼冻在冰里”。古老壮观的平则门(阜成门)外的护城河,则成为《四世同堂》中祁天佑遭受日本人欺辱后,苦闷思索以致愤然舍命洗耻之地。《老张的哲学》中“妙峰山、莲花顶、卧佛寺……的开庙进香”,《赵子曰》中的“钟鼓楼的钟声咚咚”,《正红旗下》中的同仁堂老药铺、便宜坊、柳泉居的气派,白云观、西庙庙会的热闹……都渲染了北京独有的醇厚的古都之风。这些真实的地理环境,使老舍笔下的北京成为可以触摸到的真实所在,仿佛连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都能听到。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作品确实包含着某些“地方志”的特点。
  其次,老舍描绘了美丽的北京自然景观。恰如朱自清所说:“写景是老舍先生的拿手戏,差不多都好” 。他饱含感情,用生花妙笔勾画出北京的四时风光,山水景致。诸如北海、净业湖(积水潭)、后海、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景山、团城、角楼等,都如诗似画,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感。
  这些精彩的景物描写,使作品绚丽多姿,处处充满魔力。诸如《赵子曰》中,对于北京初夏时节的摹画:“那粉团似的蜀菊,衬着嫩绿的叶儿,迎着风儿一阵阵抿着嘴儿笑。那长长的柳条,像美女披散着头发,一条一条的慢慢摆动,把南风都摆动得软了,没有力气了。那高峻的城墙长着歪脖儿的小树,绿叶底下,青枝上面,藏着那麽一朵半朵的小红牵牛花。那娇嫩刚变好的小蜻蜓,也有黄的,也有绿的,从净业湖而后海而什刹海而北海而南海,一路弯着小尾巴在水皮儿上一点一点;好像北京是一首诗,他们在绿波上点着诗的句读。净业湖畔的深绿肥大的蒲子,拔着金黄色的蒲棒儿,迎着风一摇一摇的替浪声击着拍节。什刹海中的嫩荷叶,卷着一些幽情,放开的像给诗人托出一小碟子诗料。北海的渔船在白石栏的下面,或是湖心亭的旁边,和小野鸭们挤来挤去的浮荡着:时时的小野鸭们噗喇噗喇擦着水皮儿飞,好像替渔人的歌唱打着锣鼓似的:'五月来呀风儿吹'噗喇噗喇。'湖中的鱼' 噗喇'嫩又肥'噗喇噗喇。……那白色的塔,蓝色的天,塔与天中间飞着那麽几只灰野鸽: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诗人的心随着小灰鸽飞到天外去了。”这生意盎然,色彩明丽的画面,的确是“不多不少的一首诗”,给人无限的美感。而《骆驼祥子》中,对于冬夜雪景的描绘:“坦平的柏油马路上铺着一层薄雪,被街灯照得有些闪眼。偶尔过来辆汽车,灯光远射,小雪粒在灯光里带着点黄亮,像洒着万颗金砂。快到新华门那一带,路本来极宽,加上薄雪,更教人眼宽神爽,而且一切都仿佛更严肃了些。长安牌楼,新华门的门楼,南海的红墙,都戴上了素冠,配着朱柱红墙,静静的在灯光下展示着故都的尊严。此时此地,令人感到北平仿佛并没有居民,直是一片琼宫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着雪花。” 在这里,琼宫玉宇般的景致,渲染的却是被特务跟踪的阴森恐怖气氛。《四世同堂》中,对于北京金秋美景的勾画:“玉泉山的泉水还闲适的流着,积水潭,后海,三海的绿荷还在吐放着清香;北面与西面的青山还在蓝而发亮的天光下面雄伟的立着;天坛,公园中的苍松翠柏还伴着红墙金瓦构成最壮美的景色;可是……在苍松与金瓦的上面,悬着的是日本旗!”秋天本是北京的黄金季节,但悬着的日本旗,说明江山易主,物是人非,自然美只能更加深亡国痛。作者所展现的绮丽的自然景观,使笔下的北京色彩鲜明,雄伟壮观,成为充满生命力的真实存在。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作品确实包含着某些“游记”的因子。
  另外,老舍再现了北京丰富的传统习俗。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优秀文学作品最富于魅力的艺术因素之一,是“基于历史事件写成的风俗画面” 。因为风俗决定着地方、民族特征。北京是一座文化古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受到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的陶冶和熏染,形成一些特殊的习俗惯制。老舍以深邃的目光,细腻的笔触,捕捉着风俗民情,挖掘着市民心态。他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北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繁文缛节,生孩子、认干亲的规矩排场,亲友之间迎送往来的礼仪风尚,市民家庭迎时当令的生活情趣。
  这些绚丽的风俗描写,有的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诸如《骆驼祥子》中,关于刘四爷庆寿的描写。正是在拜寿的程式中,刘四爷“看着女客们携来的小孩子们,他又羡慕,又嫉妒”,勾起“断子绝孙”、“后继无人”的心病,正是在摆寿席、接寿礼的礼仪中,“刘四爷更火啦。……三个海碗的席吃着,就出一毛钱的人情?这简直是拿老头子当冤大脑袋……不用说,大家连亲带友,全想白吃他一口”,他更感到吃亏上当,于是急于实现情感渲泄,恢复心理平衡。这样就引发出刘四爷与虎妞的争吵,使情节急转直下,导致祥子被迫与虎妞结婚,生活出现大波折。在这里,风俗描写如波浪,有力地推动着情节发展。有的勾画人物灵魂。诸如《离婚》中,关于老市民张大哥生活习俗的描写。“以天气说,还没有吃火锅的必要。但是迎时吃穿是生活的一种趣味。张大哥对于羊肉火锅,打卤面,年糕,皮袍,风镜,放爆竹等等都要做个先知先觉。'趣味'是比'必要'更文明的。哪怕是刚有点觉得出来的小风,虽然树叶还没很摆动,张大哥戴上了风镜。哪怕是天上有二尺来长一块无意义的灰云,张大哥放下手杖,换上小伞。张大哥的家中一切布置全与这吃'前期火锅',与气象预告的小伞,相合。客厅里已摆上一盘木瓜。水仙已出了芽。张大哥是在冬腊月先赏自己晒的水仙,赶到新年再买些花窖熏开的龙爪与玉玲珑。留声机片,……都是新近出来的。不只是京戏,还有些有声电影的歌片——为小姐们预备的。应有尽有,补足了迎时当令。”这里的习俗描写,充分展示了张大哥自得其乐、保守苟安的灵魂:把生命消磨在小趣味中,“懦弱,随俗,敷衍”,“正像住惯了笼子的鸟,遇到危险便闭目受死,连叫一声也不敢”。有的批判了国民劣根性。诸如《老张的哲学》中,关于文明结婚的描写。“马车到了,街上站满了人。姑母把侄女搀上马车。脸上雪白,哭得泪人似的。两旁立着的妇人,被赵姑母感动得也用手抹着泪。'这样的姑母,世上少有啊!'一个年老的妇人点着头说。'女学生居然听姑母的话嫁人,是个可疼的孩子!'一个秃着脑瓢,带着一张马尾发网的妇人说。'看看人家!大马车坐着!跟人家学!'一个小媳妇对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急切的说。'哼!大马车?花红轿比这个体面!'一个没牙的老太太把嘴唇撇得像小驴儿似的。李静上了车,或者说入了笼。那个迎亲的小媳妇,不到十五岁而作妾的那个,笑着低声的问:'今年十几?'……又问:'是唱戏的,还是作暗事的?'……到了庆和堂。人们把红毡放在地下,两个女的从车上往下搀李静。”这里的婚俗描写,重在揭示传统文化规范下人性的异化,国民灵魂的扭曲:北京的所谓“文明结婚”,虽然用马车代替了花轿,其实质仍是“女性被男性奴役”的野蛮结婚,但“看热闹的挤热羊似的争着看新娘”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妾和妇女,在男权社会体系中,身处受蹂躏的奴隶地位,却毫不觉醒,还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帮凶。作者以此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激之情。还有的反映时代变迁。诸如《四世同堂》中,关于中秋节的描绘。“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摊与地摊,和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又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同时,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细沙与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的炒着,连锅下的柴烟也是香的。'大酒缸'门外,雪白的葱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两肉,有两三毛钱就可以混个醉饱。高粱红的河蟹,用席篓装着,沿街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到正阳楼去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同时,在街上的'香艳'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同时,那文化过热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但是,北平沦陷后,中秋节失去了昔日的热闹繁华,“没有闻到果子的香味,没有遇到几个手中提着或肩上担着礼物的人,没有看见多少中秋月饼”,到处死寂肃杀。而节俗的变化,是由于日本占领者不准北平人“再照着自己的文化方式活着。”这样作者巧妙地通过节俗的变化,借一斑窥全豹,以一目传精神,生动展示了北京亡城后的时代画面。作者所再现的丰富的传统习俗,使笔下的北京“到处有声有色”,宛如气势恢宏、流光溢彩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显示出鲜明的地域性和深沉的历史感,具有一种独特的韵致。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作品确实又包含着某些“民俗学”的特征。
  正因为老舍在创作中,始终把北京作为源泉,采用了真实的北京地理环境,描绘了美丽的北京自然景观,再现了丰富的北京传统习俗,因而他构建的文学世界中的北京,是活的,充满了具体真切的生活质感,“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并具有地理、旅游、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这是一个作家和其对象所能结成的最完美、最自然的审美关系。这无疑对于老舍,对于北京都是一种幸运。

完成时间:2004.12.14 15:45:4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