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旅行感悟

写作者:泥巴     日记本: 足迹

日期:2003年07月2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77

  一大早由蓬莱往威海,车上放“龙在少林”。很搞笑的一部片子,可是坐在后排听不清。于是大喊一声“师傅麻烦您大点儿声”,惹的全车的人都回头看我。总是一副敢说敢做的样子,在其他人的眼里俺不尽像个高中生,还像个男孩。几乎每个遇到的人都会先错把我认作男孩。十几年来都是如此,也早就习以为常。只是本以为,一年在外,长发也流过(虽然一回家就又减短),也该有些淑女的气质,却是还一成不变。
  感觉威海像是个大连似的花园城市,很干净,但是连当地人都说,威海没什么好玩的。他的名气完全得益于刘公岛,甲午战争。既然来了威海,也不得不落个俗套,去刘公岛走一走,看一看。
  岛上游人遍布,景点也是遍布,都是进个门就要花钱的那种,真是嫉妒死挂着导游证的,就连买东西都可以便宜。为了俺的风光伟业,以后就算学到吐血也要考一个出来。俺们银子有限,只好沿小路漫漫溜达。不时的开过一辆辆满载的游客电瓶车。岛上,还有个我只能称之为丘陵的东,不过几十米高,居然架有缆车。从此更加印证中国人旅游就是一个“懒”字。景点管理局,也着实“善解人意”,游园车,缆车之类蜂拥而上,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又建设到管理到运行,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说到懒字,就想起中国如雨后春笋般生出的旅行社,也正是旅行社发明了一种照相旅游的东西。开着大客车拉到一地,照完相马上走人,就算是有个到此一游的证据。相应的,各景区也会“画蛇添足”的立一些碑刻。比如杜甫草堂,盖了个小草亭,旁边立了个有“杜甫草堂”四字的碑。于是它就伴着无数的笑脸,迎来了无数的闪光,30元门票,就是照个到此一游的证据。当时,俺也是诸多俗人之一,排了半天队,也在杜甫草堂,武侯祠,黄鹤楼之前,露出了傻傻的一笑。修炼多年后,现以位列仙班,此次能躲过蓬莱阁的诱惑,算是大功告成。
  提起甲午战争,都会说起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虽败犹荣,就是因为最后壮烈了一把。可以说,邓世昌用清政府的致远舰成就了自己的英名,算否“以公谋私”?由此得出结论,宁可一生平庸,死的壮烈;也不一生风光伟业,却晚节不保。

2003年07月26日22:07 (补记)
--------------------------------------------------
  
晚上,与同学去逛夜市,还没开始逛,就已经不耐烦,这种性格到真是像极了男孩子。看着同学在小心的挑贝壳,我又无聊到发短信给雪,雪说,逛街是一种享受,我就怎么也体会不到。尤其是买个东西,横不得挑半个钟头,让我有一种想扁人的念头。我看中了一只小贱兔,说买就买,一分钟搞定。雪说去山东怎么买兔,其实我也不知,只是看着好玩就买了,我到宁愿相信是惯性使然,现在似乎还是处于那种一看到兔子就两眼放绿光的状态。
  买了根冰棍,才吃两口,有个母亲领着孩子过来,说是孩子想吃冰棍,可是没有钱。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当时傻傻的就给了。反应过来才后悔,应该直接给钱的省得我还要再买一根给自己。不过这也有好处,谨防家长拿了钱,却不给孩子买冰棍。

完成时间:2003.07.26 20:53:5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