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仰慕你,这样一个农民!

写作者:颜心一质     日记本: 心湖涟漪

日期:2004年10月2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53

   今天上网,看到一个叫梁希森的农民企业家、亿万富豪的答记者问,他讲的话,对我启发很大。
  
  梁希森1955年出生,从小家境贫寒,11岁要饭,13岁打铁,17岁离家谋生,23岁闯关东,遍尝生活的艰辛困苦。从上世纪80年代从事个体经营,梁希森的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到房地产、肉业、棉纺、五金、节能设备等多个行业。从一个乞丐到大企业老总,梁希森的经历让人感到神秘,觉得是一个人间所不可能出现的奇迹。2002年,他回家乡养牛,创建鲁西牛业。 首先自己出资3000万元,在梁锥村建起136套别墅,让父老乡亲全都住进了整齐划一的梁锥新村,“替他养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话朴实,真诚,让人仰慕。
  
   当记者问他:“你出三千万给农民建房子值吗?他们感激你吗?”
  
   梁希森的回答是:“我不在乎他们感激不感激我。感激我,我当然高兴,但是他们不感激我,我也照常这么做。我也没有问过他们的看法。人走得正站得直,就可以了,要他们感激我干什么?他们感激我,我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也不用他们养着我。(笑)后悔、遗憾更没有。”
  
   记者又问:“你的这一举动,不被人理解,痛苦么?”
  
   梁说:“我觉得我这个人比较开放,我一点也不孤独,也不感到寂寞,我能改变一个算一个,能做多少事算多少。我这一生,到我死去那一天,我会把我想干的事都干完了。我感觉我活着这一辈子,不白活了。”
  
   他的话让我的心情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嘛!一介“教书先生”,自已觉得还能做到尽心尽力为学生着想,但很多时候觉得很苦恼,学生不感激倒也罢了,有些调皮的同学根本不理解我,还时常惹我生气,甚至伤了我的心。现在看了梁希森的话,也让我心里好受了些。
  
   我尽我教书育人的本份,他们感激我,我高兴;不感激我,我不要那么在乎。他们理解我,我欣慰;不理解我,我也放得开。能尽量多教好一个算一个,别老跟自已过不去,我也不可能把“只只蚂蚁捉上树”,做到问心无愧。再说了,教了这么些年的书了,横向比较一下,我还算是比较出色的。心理上少一些为学生操心的工夫,多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快乐一点,毕竟我的生活中教学生只是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说出来,好像连自己都吓了一跳,觉得自己成了一个不称职的老师了,唉!也许是因为这个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太高了,导致我过高地要求自己吧!不要把自己看成圣人,你也只是一个为讨生活的普通百姓哎!
  

完成时间:2004.10.29 19:07:2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