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秋夜无眠

写作者:生命之杯     日记本: 青春的印记

日期:2004年10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48

  秋夜无眠
  
   深沉秋夜,寒意袭人,思绪飘忽躯壳之上,拂扬无边。独对寂灭的星空,心灵仿佛置身幽暗的祈祷词。一盏灯亮着。一扇心门开着。
  
   屏幕上空无一字,这么多的“留白”,却不知为谁?
  
  秋夜的我,是梦还是醒?
  
   仿佛融化于这秋夜,又仿佛遨游于这秋夜,不知道可否有人能想见此时此刻的我?
  
  
  
   一盏孤灯,一本书,是我全部的拥有。
  
  
  
  
   我似乎在抑制着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也无需说清楚,好在这世上的许多事,都说不清楚,也勿需说清楚。
  
  
  
  
   孤灯是我的明月。它朗照着我,翻几页随心所欲的书刊,再翻几页随心所欲的书刊,全凭兴味、全凭灵犀、不为稻粮读,不为功名读。
  
  
  
  
   孤灯是我的伴侣。它陪伴着我,手指敲下几句裸露灵魂的文字,不受规范、不合逻辑,全靠感应、全靠流泻。
  
  
  
  
   实在的人生也许是一种煎熬,但熬煎也是一种体验和寻求。在这体验和寻求中,可以过滤许多、省悟许多、也会沉淀许多,太嘈杂的白昼,大家都在匆匆赶路,这零点这静夜的反思,可以细细消化已经逝去的日子,无论它是酸、是甜、是苦、是辣。而且,还可从窗外的星晨感知来日的阴晴。惟有这时,才可以松驰、松驰四肢、松弛躯体、更松弛自己的思绪,调试自己的琴弦,轻轻地搓它揉它,乱弹着。这时才勿需伪饰着自己折叠着自己,这时才无需捆绑着自己压抑着自己,这时的心跳才是自然的搏动,这时的眼泪才是真情的滴淌。
  
  
  
  
   这时,可以静静地谛听。
  
  
  
  
   那些白昼听不见的太轻太细的声音,那些白昼理不清的太杂太乱的思绪,实在都需要在这静夜去谛听去理。
  
  
  
  
   在这秋夜里,心底传来柔情的声音:怎么好些日子不见你的文字?哦,是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一年里我总有几天无法面对的日子。心总是烦烦的,乱乱的,没有头绪。每至此时,依然微笑着心却沉甸甸的。匆匆地走路、慌慌地行事,怕有闲暇想到自己——于是千方百计地把心填得满满的,滚瓜烂熟的书信翻遍、亲朋好友的电话拨完,想说和不想说的话在纸上涂满。从不三思而行也不蓦然回首,只为了证明我还存在我还拥有。
  
  
  
  
   每至此时,依然应酬着心却空荡荡的,忙忙碌碌惶惶不安,想牵住时光留住岁月,为百般疼爱但已不属于我的日子——于是想时间凝固,想瞬间永恒,甚至想生命结束,惟恐一分一秒无端地从手中滑落。
  
  
  
  
   每至此时,总是莫名的烦躁飘忽困惑,一反常态呆坐桌前反反复复审视自己,惟恐经历太多失去太多找不到先前的我——于是大恸大悲大悟一番,只为了明天依旧走自己一生无际的路。
  
  
  
  
   每至此时,总是想大醉想高歌想挣脱想远行,也想宁静想流泪想寂寞想孤独——于是风清云淡夜深人静时,总要独自为生命沉思为岁月苦想很久。
  
  
  
   并不是要想有怎样的结果。我知道时间要流逝,岁月要更替,生命要延续,日月要升沉。我无须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也不必怕衰老和死亡。我想做的只是让自己刻骨铭心地感受生命的存在岁月的给予,感受我的富足我的所有。
  
  
  
  
   我只想为岁月刻下一道痕迹。我只想让生命超越让岁月永恒。
  
  
  
  
   浓重的夜如同一条深厚的河流,缓慢而执著地流淌着,让人无法觉察它的危险,没有意识到时间的耗损,所以放纵了自己,任凭那从虚掩着的梦幻之门透出的光亮牵挂着,在毫无防备的安详里,错过了生命中又一个真实的细节。
  
  
  
  
   其实,无情的不是岁月,而是我们自己。生活里有太多的烦琐喧嚣太多的庸俗无聊,使我们滋生出太多的疏懒和懈怠,它正侵蚀着我们的生命。岁月的鞭子抽打着我们,让我们疼痛又清醒:既然活着,就应好好的活着,活出价值,活出本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夜是更静更深更浓了,能够在这没有睡意的秋夜寻寻觅觅,岂不也增添着一种人生的韵味?
  
  
  
  

完成时间:2004.10.14 14:04:1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