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金银岛 9

写作者:冬眠     日记本: 冬眠时氛

日期:2004年09月0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95

  (长篇小说手稿)
  
   9
  
   金银岛大门外的菜市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声音,一片热闹。
   固定摊档摆卖的多数是红的紫的肉的鱼的,活蹦活跳或者鲜血淋漓,噼噼啪啪的砍剁声混夹着问价报价、挑瘦嫌肥的各种人声。挑扁担鞑单车的临时摆点卖的是绿的黄的水漉漉的菜瓜豆笋,更多听得到的是叹息涨价的,报怨市情的,还有指责欠斤短两了,信誓旦旦承诺保证的。卖的人买的人,穿着各式衣服,操着南腔北调,有坐的、有站的、有走的、更有踌躇着一步三回头的。
   菜婶端详着水中一条蹦蹦串串的红斑鱼,不时用眼角扫视站在对面的鱼贩。一个穿晨衣的肥胖女人碰了她一下,她毫不在意地用另一边的手拂拂这一边的手肘。然后又有一个明皓洁齿的年轻女子凑上来,边看鱼边操着北方话问价。那黑胖胖的鱼贩并不理会北方美女,粗声说道,菜婶啊,这条红斑我可是专为您留着的,你我都相识这么多年了,我还唬你不成?北方女看看鱼贩再看看这个与鱼贩多年相识的老女人,也不计较自己讨了无趣,扭头走到旁边的摊档去了。
   隔着鱼摊是卖活虾的。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太婆正用警惕的眼光注视虾贩手中的秤杆,那个虾贩子看了看秤星,伸手欲往下面的水盆捞虾,老太婆拉住他的手说,你少来这一套,别添了,多少?鱼贩松了手中的虾,心有不甘又把秤称看了片刻才报出重量和钱额。老太婆思考了一下,掏钱付帐,一边还哼道,上次那边的臭小子给了我四条死虾垫秤,我现在就不买他的虾了。老太婆说罢拧起红黑两个薄膜袋欲走,转身间见北方女子正在问价,便驻脚不前。只听那虾贩说每斤二十二元,北方女说前天这样的海虾才十八块嘛,怎么回事今天?虾贩说今天可没前天的价。然后他见女子在犹豫,便心有不甘地说,算了算了,就和这位老姨一样,二十块。那北方女一听就拉了老太婆亲切地问,阿姨,您这海虾一斤买多少钱?老太婆看了北方女又看了虾贩,还没开口,那虾贩先大声喊道,来来来,同个价同个价,十八块!说罢又是捞虾装袋又是叽哩咕噜抱怨,哎呀,一二十块钱的生意都这么费心!老太婆脸无表情又看了鱼贩一眼,最后她朝北方女诡秘地眨了一下眼,低声说:“十六块。”说罢迈步即走,转眼间消失在人流里。
  
   林萱风风火火驾着她的银白色宝马车冲出车库,随之又急停。左侧一辆黑色凌志闪着灯急驰而过。林萱透过玻璃望着黑凌志后面的00005号车牌怔了片刻,才重新拐弯上了路道,凌志车早已无影无踪。
   金银岛一号荣誉太太陈林氏经常遇见那辆车,也知道坐在那辆车里的女人,那女人虽不是金银岛的荣誉居民,却是一位经常在电视上为海洋市荣誉市民颁发证书的大人物。以往林萱常常不解,那辆车的牌号为何不是003而是005呢?后来她老公就这个问题把她呵过一顿:这叫谦虚谨慎你懂不懂?第一把手先坐了003,她不坐005坐什么?做人处事要留余地,哪个像你一是一二是二的?林萱问:那留下的001和002呢?那天刚好是他们的女儿陈小妍十岁生日,一家三口融融洽洽坐车出去为小妍买礼物,陈渔的心情特好。所以见妻子女儿都看着他回答,便清清嗓门正色说道,“001归林萱女士,002归陈小妍同学,OK?”那黄脸陈林氏就搂住宝贝女儿笑道,“不,001归陈小妍同学。”胖乎乎的小妍欢叫了一声“也!”,陈渔却沉沉地说:“陈小妍,咱别坐这个001,让给你妈妈!”……林萱要去的茶厅其实就在金银岛小区里,转眼间已到了。那天真够暖和的!林萱走下车的时候心里算了一下:分派001号车牌已是两年前的事了。
  
   这个茶厅最初属于金银岛小区会所的咖啡厅,只对金银岛的居民营业。它有一面原木板墙,墙上挂有沾着泥屑的古剑。一个巨大的北欧壁炉和一台三脚钢琴,清一色宽大的原木台桌和真皮座椅,以及三座汉白玉现代石雕像。朝外是一面落地玻璃墙,从里面可以透过金银岛的园林景观直接望到远处的海港。除了很浓的贵族特色之外,它让大众记住的另一个特点是:一杯雀巢咖啡六十元,用进口原咖啡即煮的,最便宜那种名叫哈瓦那落日,每客一百二。咖啡厅才开了一年,金银岛的物管公司就赔了数十万,于是把这咖啡厅转给外人承包。新主人保持原来的装饰风貌,只是搬掉石雕换了桌椅,撤了钢琴换成挂式音箱,又把它改名叫金银岛茶楼,每天八时起至夜晚三时对外营业,早点中餐夜宵样样俱全,一碗皮蛋瘦肉粥四块钱,一碟清蒸风爪五块,一壶甫尔茶按人收费,每位一元……最初是一些外人前来瞻仰这个幕名以久的贵族咖啡厅,吃喝结帐后一回品起这里的味道,收费,还有优雅的场所迷人的景观,大家都觉得合算。于是传开了,开张没几天金银岛茶楼就出了名。客人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火,茶楼的椅桌一添再添,最后连屋外树荫空地也增设了座位。等到金银岛本地居民对这家日夜喧嚷的茶楼以及那一大片陌生人投去迷惘眼光之时,金银岛茶楼的名字都快成为金银岛的代称了……于是,金银岛人发怒了!我们的家园怎能容忍他人来贱踏?银街的居民率先掀起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斗争,抗议、请愿、签名,就一个声音:立刻关闭茶楼。这场斗争持续了一周,物管公司、金银岛建筑开发公司乃至他们的首领苏冬至顽抗了一周,但是最后胜利属于正义的金银岛人。
   茶楼关闭了一个月,经过多方谈判,才重新开张。主人还是原先那个承包者,经营方式不变,根据金银岛人的意志,茶厅只能对本岛居民或者本岛居民的客人营业,夜里十二点之前必须关门。宽大的原木桌椅和石雕又换上去了,牌子也改为金银岛茶厅,那承包者为了最有效抵制岛外人士,又把价格提高两档。不过,金银岛人对茶厅突然有了新认识,就像收复的领土一样,它好有意义呀,况且在那里饮茶聊天看风景又是那么惬意的事,所以尽管收费比茶楼时提高了一节,客人少了不止一倍,那个承包人却仍然挣持得住,而且一晃就过了两年。如今的茶厅,平日是金银岛人消闲和岛内社交的场所,遇到住户和物管开发商之间有什么扯皮事时,这里就成为全岛人民革命斗争的联络点。所以,海洋的房地产界流传一句话:苏冬至天不怕地不怕,最怕金银岛的茶厅高朋满座。
  
   菜婶走出市场,过了马路回到金银岛小区,她手中袋里的鱼一直在蹦个不停。刚才那个买虾的老太婆就在她前面步道上轻快地走着,菜婶心里只掂记着这条红斑鱼,时不时抬起手打量一下:两百六哦,你可不能死。
   菜婶属于萱姐母亲乡下的一个远亲,论辈份她是萱姐的婶,在陈家她已经当了十五年女佣。能够让菜婶一直留在这家人当佣的理由不是她拿双倍于别的女佣的工钱,而是陈家对她的信任。菜婶不用干陈家平常的家务粗活,像擦洗地板门窗桌椅那些活陈家每天都有固定的钟点工在干,修园子花卉的又有专门的园林工,她其实是一个管家,她给那些工人派活,交代要是,监督他们,最后再分发工钱。像昨天园工那件事,若非她手上没三十块散钱打发那个外地仔,根本不会出那等乱子。又像手中这种活海鱼,萱姐一向吩咐要让鱼贩送货上门的,免得提到家里成了死鱼。只因今早听从先生的吩咐,去给物业保安送烟茶利是顺便赶了市,这鱼此刻也不会提在她手上。算一下,她今早买了两条红塔山香烟和两斤乌龙,再加这条红斑和那只野生鳖,差不多就一千块钱了……三十块的工钱不付,却花三百块去买烟买茶送人,菜婶是农村女人,算这种帐她就头晕。但是,有几个农村女人一个大清早就花了一千元的?虽说这些东西不属于她,但毕竟是她掏钱付帐呀。仅凭这一点,她菜婶就不能让这红斑鱼死去。今天怎不见电动车了?
   手提红黑袋子的老太婆放慢了脚步。一辆黑色轿车正在她面前减速,后车窗的玻璃徐徐落下,随后车窗里伸出一只女人的手朝老太婆致意,一个亲切的女声随之传来:“苏书记您好,亲自上市买菜呀!”那老太婆看了那车子和车子上的手,放慢了一步又“哦”了一声算是应答,随之继续朝前走她的路。那辆黑轿车就是005号,菜婶在电视上看见过车上那个女人,住金街的。菜婶以前也见过老太婆,她也住金街,却不知道那老人家原来还是个书记。天下的书记很多种,但是菜婶从005那里能够断定老太婆以前这个书记肯定是大官。
   一辆电动橇车滑向前方,在老太婆旁边无声地停下,车上的女司机热情地招呼老太婆上车。这种电动车是金银岛物业为岛民们免费提供的代步工具。菜婶刚才就在寻找这种车,于是便紧步跟上前去。那老太婆并不急着上车,她站着等菜婶跟上来,还挥手示意让她先上。菜婶反而一片慌忙:您先上,您先上。
  
   (待续)
  
  

完成时间:2004.09.07 16:41:3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