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停了,每一棵树都站在阳光里,
大白云一动不动,猫狗无声。
你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
不了也得了!
往事不知有多少?
管它有多少!
--顾城
风停了,每一棵树都站在阳光里,
大白云一动不动,猫狗无声。
你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
不了也得了!
往事不知有多少?
管它有多少!
--顾城
烟·花·往事
想不到,一向多情而任性的诗人还写过这样的句子,轻声朗读,竟然有快意。
谁还没有个把往事呢?管它是伤心的,还是快乐的,它们统统都叫做“云烟”——既然“过眼云烟”已经是一个成语。
过眼云烟。谁还会为某一朵云,某一缕烟而抱歉呢?
爱过,就不要说sorry——《爱情故事》反复讲述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个主题吗?
【1】
以一杯翠绿色的苦瓜啤酒做引子,残留的往事也就沉浸在一杯春色中了。开始有点儿苦,喝到若干杯,渐渐有回甘。最终,却是痛快的。
往事,混合了谁的欢笑?谁的眼泪?已经无从考究了。它们已经凝固成一件成品。像一个约定俗成的语词--虽然不可理喻,但是言之凿凿。
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个伤情者而创造的。你所沉溺的只是自掘的陷阱,甚至连“多情”都算不上,枉担虚名了。
梦做一半比较美。往事,就有这样的功效——你凭什么坚强?凭什么爽朗?因为你已经走过了,而且可以平静地欣赏过眼的烟云——在怎样的曙光或夕阳里,幻化出来的色彩。
怀想,或许还有一点点。犹如一杯啤酒上泛出的泡沫,终会散的--云开雾散。
风停了,每一棵树都站在阳光里了。
【2】
你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
我告诉你——当你想起那些事,像听见别人的故事。纵使当年情深似海,也不过是一篇纸上的传说。那里,没有某个人的出现和离开。或许还是一种“资本”呢--你终于可以开始写自己的《爱情小说》了--或许很可能--和爱无关。那只是你一个人的片段,偶然路过,遇见,读了,喜欢,有时回味,叹息--但绝不想重头再来。
故事而已。
当你想起某个人,只有影子了。那个人或许还生活在你的周围,还在经过你刚走过的街道--然而,其中的灵魂已如一缕青烟般挥发了——或许更美。谁还会为一个影子而投水呢?
泡沫而已。
当你回想起一起唱过的那首老歌,会有片刻的疑惑--怎么那么熟悉呢?如果你足够认真,总会想起来那曾经是你们的主题歌。当时多么沉醉啊——你还以为会有漫长的曲目呢。谁会想到现在的单曲也照样可以发行唱片,据说还很时尚。用心唱过了,不如好好坐着,听别人的卡拉OK。我承认,许多歌曲里都在贩卖同一种伤情,和你或他的故事如出一辙,那又怎么样呢?
插曲而已。
当你路过一起流连过的咖啡屋,如果你的记性足够良好,你可以坐在当时的座位,点一杯自己喜爱的蓝山。所谓难舍的,只有自己的执着--有时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境界--你独自完成了。为什么贪恋咖啡?
情调而已。
情调,是不能当饭吃的。它可以扮美生活,可是不能维持生存,不如一碟小菜,来得实在。
当你和那个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人迎面走过,可是你竟然古井无波,那么--你已经明白“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吧,就别在说什么“执手相看泪眼”了。
往事而已。
【3】
往事不知有多少?
一段一段都是真实的。如果强调说是“游戏”未免有些矫情--像一页翻过的书,一朵开过的花儿,一阵路过的微风——读了,谢了,走了。
一辈子可以经历若干往事。如果都记得,都在意,以后的脚步该如何沉重呢?生命中固然有不能承受之重,但同样有不甘承受之轻吧——比烟花还轻。
最看不起谁张口闭口都是“伤害”了。韩国的一部小说《第11棵苹果树》中说,“如果胸中留有一处未愈合的伤口,那就更说明你是一个有资格去爱的人。所谓爱情,并非是一闪而过的东西,它是嵌在你生命中某个角落里坚实的印迹。”
居然是“更”。说什么狂爱迷情,小说而已。
如果往事只有伤害,未免太过悲哀了吧。
重温往事,或许有些伤感--仿佛我们能够抚摸从前的温度--体温,热情,包括相思--“如同去年的秋风拂过今年的面庞,那一刹那间你可能不知道脑子里闪过的是当时的冰凉,还是去年的清香。于是,人生也许在今是昨非的感悟里有了斑驳的颜色。”—-“时与光”如是说。
在去年的秋风里,你长发飞扬。谁在用黯哑的老吉他弹奏一曲“东风破”?在那物是人非的年头。
【4】
管它有多少?陈年往事——像一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或许是芭芭拉·史翠姗的《往日情怀》,虽然动了情,但是还有令人惊异的平静。
终于,说到了平静——生命的常态——所有动荡的,湍急的,无论是升腾还是堕落是是暂时的--惟有平静,才是让我欣慰的。
动荡之后的平静,尤其可贵。
我是个健忘的人。一个人慢悠悠地对我说,“你知道吗?你的健忘对某个爱你的人来说,有时真的是一种残忍。”
别管他。有些人爱了就爱了,有些事忘了就忘了。想当年的离别,或许是湍急的,飞流直下,九曲十八弯。但是百川入海之后,是一派祥和。潮涨,云飞。
至于升腾还是堕落无须解释,没有虚伪的自慰式的升腾,也没有破罐破摔的堕落,仍是一条平实的地平线,只不过因为站得高了,所以看得远了。
原以为那么远的距离,竟然这么近。
别离,可以是一首歌,平缓的旋律总是动人心弦的。
【5】
此时,夜里下起了这个春天的第五场雨。真好。
也真巧。刚刚想起去年的那场雨,它就随风潜入夜了--完全浸湿了翅膀的那场雨。因为风停了,因为每一棵树都站到阳光里了,透明的翅膀又开始--远走高飞。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飞上凌霄,看万山红遍,天高云淡。你可以一眼看穿自己所有的来路。有坎坷,有旋涡,所幸已经走过来了。一座山也有它的往事,风来过雨来过,悲也过喜也过,终于它还是在地平线之上有了自己的海拔。高也罢低也罢,有名也好无名也好--
往事成了一座沉默的山——
从前的岩浆变成了委婉的河流,从前的块垒已经逐渐风化。若干年之后,是否依然独立,还是移为平地,我已经不关心了。即使是尘埃,最终也会成为过眼云烟。
雨,沙沙的。俨然一场缠绵的往事——潮湿,清冷,若有所无,患得患失。点了一支叫做TIME的香烟,站在午夜的阳台,万籁俱寂,万物滋生。
酒过三旬了。濡湿的唐诗扉页,有谁在吟唱梦里花落知多少?借句——管它有多少,或者用另一首作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一缕烟,一朵花,烟花往事,盛开在午夜时分。
想不到,一向多情而任性的诗人还写过这样的句子,轻声朗读,竟然有快意。
谁还没有个把往事呢?管它是伤心的,还是快乐的,它们统统都叫做“云烟”——既然“过眼云烟”已经是一个成语。
过眼云烟。谁还会为某一朵云,某一缕烟而抱歉呢?
爱过,就不要说sorry——《爱情故事》反复讲述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个主题吗?
【1】
以一杯翠绿色的苦瓜啤酒做引子,残留的往事也就沉浸在一杯春色中了。开始有点儿苦,喝到若干杯,渐渐有回甘。最终,却是痛快的。
往事,混合了谁的欢笑?谁的眼泪?已经无从考究了。它们已经凝固成一件成品。像一个约定俗成的语词--虽然不可理喻,但是言之凿凿。
这个世界不是为某个伤情者而创造的。你所沉溺的只是自掘的陷阱,甚至连“多情”都算不上,枉担虚名了。
梦做一半比较美。往事,就有这样的功效——你凭什么坚强?凭什么爽朗?因为你已经走过了,而且可以平静地欣赏过眼的烟云——在怎样的曙光或夕阳里,幻化出来的色彩。
怀想,或许还有一点点。犹如一杯啤酒上泛出的泡沫,终会散的--云开雾散。
风停了,每一棵树都站在阳光里了。
【2】
你唱到春花秋月何时了?
我告诉你——当你想起那些事,像听见别人的故事。纵使当年情深似海,也不过是一篇纸上的传说。那里,没有某个人的出现和离开。或许还是一种“资本”呢--你终于可以开始写自己的《爱情小说》了--或许很可能--和爱无关。那只是你一个人的片段,偶然路过,遇见,读了,喜欢,有时回味,叹息--但绝不想重头再来。
故事而已。
当你想起某个人,只有影子了。那个人或许还生活在你的周围,还在经过你刚走过的街道--然而,其中的灵魂已如一缕青烟般挥发了——或许更美。谁还会为一个影子而投水呢?
泡沫而已。
当你回想起一起唱过的那首老歌,会有片刻的疑惑--怎么那么熟悉呢?如果你足够认真,总会想起来那曾经是你们的主题歌。当时多么沉醉啊——你还以为会有漫长的曲目呢。谁会想到现在的单曲也照样可以发行唱片,据说还很时尚。用心唱过了,不如好好坐着,听别人的卡拉OK。我承认,许多歌曲里都在贩卖同一种伤情,和你或他的故事如出一辙,那又怎么样呢?
插曲而已。
当你路过一起流连过的咖啡屋,如果你的记性足够良好,你可以坐在当时的座位,点一杯自己喜爱的蓝山。所谓难舍的,只有自己的执着--有时执迷不悟也是一种境界--你独自完成了。为什么贪恋咖啡?
情调而已。
情调,是不能当饭吃的。它可以扮美生活,可是不能维持生存,不如一碟小菜,来得实在。
当你和那个曾经以为“刻骨铭心”的人迎面走过,可是你竟然古井无波,那么--你已经明白“春花秋月何时了”了吧,就别在说什么“执手相看泪眼”了。
往事而已。
【3】
往事不知有多少?
一段一段都是真实的。如果强调说是“游戏”未免有些矫情--像一页翻过的书,一朵开过的花儿,一阵路过的微风——读了,谢了,走了。
一辈子可以经历若干往事。如果都记得,都在意,以后的脚步该如何沉重呢?生命中固然有不能承受之重,但同样有不甘承受之轻吧——比烟花还轻。
最看不起谁张口闭口都是“伤害”了。韩国的一部小说《第11棵苹果树》中说,“如果胸中留有一处未愈合的伤口,那就更说明你是一个有资格去爱的人。所谓爱情,并非是一闪而过的东西,它是嵌在你生命中某个角落里坚实的印迹。”
居然是“更”。说什么狂爱迷情,小说而已。
如果往事只有伤害,未免太过悲哀了吧。
重温往事,或许有些伤感--仿佛我们能够抚摸从前的温度--体温,热情,包括相思--“如同去年的秋风拂过今年的面庞,那一刹那间你可能不知道脑子里闪过的是当时的冰凉,还是去年的清香。于是,人生也许在今是昨非的感悟里有了斑驳的颜色。”—-“时与光”如是说。
在去年的秋风里,你长发飞扬。谁在用黯哑的老吉他弹奏一曲“东风破”?在那物是人非的年头。
【4】
管它有多少?陈年往事——像一部电影的背景音乐--或许是芭芭拉·史翠姗的《往日情怀》,虽然动了情,但是还有令人惊异的平静。
终于,说到了平静——生命的常态——所有动荡的,湍急的,无论是升腾还是堕落是是暂时的--惟有平静,才是让我欣慰的。
动荡之后的平静,尤其可贵。
我是个健忘的人。一个人慢悠悠地对我说,“你知道吗?你的健忘对某个爱你的人来说,有时真的是一种残忍。”
别管他。有些人爱了就爱了,有些事忘了就忘了。想当年的离别,或许是湍急的,飞流直下,九曲十八弯。但是百川入海之后,是一派祥和。潮涨,云飞。
至于升腾还是堕落无须解释,没有虚伪的自慰式的升腾,也没有破罐破摔的堕落,仍是一条平实的地平线,只不过因为站得高了,所以看得远了。
原以为那么远的距离,竟然这么近。
别离,可以是一首歌,平缓的旋律总是动人心弦的。
【5】
此时,夜里下起了这个春天的第五场雨。真好。
也真巧。刚刚想起去年的那场雨,它就随风潜入夜了--完全浸湿了翅膀的那场雨。因为风停了,因为每一棵树都站到阳光里了,透明的翅膀又开始--远走高飞。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飞上凌霄,看万山红遍,天高云淡。你可以一眼看穿自己所有的来路。有坎坷,有旋涡,所幸已经走过来了。一座山也有它的往事,风来过雨来过,悲也过喜也过,终于它还是在地平线之上有了自己的海拔。高也罢低也罢,有名也好无名也好--
往事成了一座沉默的山——
从前的岩浆变成了委婉的河流,从前的块垒已经逐渐风化。若干年之后,是否依然独立,还是移为平地,我已经不关心了。即使是尘埃,最终也会成为过眼云烟。
雨,沙沙的。俨然一场缠绵的往事——潮湿,清冷,若有所无,患得患失。点了一支叫做TIME的香烟,站在午夜的阳台,万籁俱寂,万物滋生。
酒过三旬了。濡湿的唐诗扉页,有谁在吟唱梦里花落知多少?借句——管它有多少,或者用另一首作答——落花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一缕烟,一朵花,烟花往事,盛开在午夜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