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学孩子的出路在哪里
每天下班回家的时候,途径南门,从公交车上总能看到一个年龄大概十五六岁的女孩,静静地跪在南门大桥上,表情很沉静,但看得出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盼和希望。我不知道她在那里跪了多少日子,但自从实习上班以来,我每天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样的情景在现在的生活中很平常,其实我也觉得很平常了,但是让我每天都碰到这样的情景,而且是同一个女孩,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应该去读中学的孩子,我的心里真是受不了,也让我不由得想了很多。有的时候我在想,她是不是是一个骗子,像路上的许多的乞讨的人一样,专门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来赚钱,可后来一想,她的家里肯定很穷,不然她不会跪在这儿的,几乎没有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靠乞讨来获取学费的,除了那些没有人性和没有办法的。有几天我又在心里问,她为什么不利用暑假去打工呢,难道非要通过这种乞讨的方式来赚学费吗?就算真的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可是乞讨得来的钱能够学费吗,就算够了,可下一学期呢,以后呢,难道读书都要用乞讨来维持吗?在这些疑问中,我不由得想到,陕西省又有多少失学孩子,全中国到底有多少失学的孩子,他们的求学出路在何方呢?难道也要通过乞讨来维持吗?
是的,社会上有捐资助学的好心人和机构,但是这相对于整个失学孩子的数字,那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国家这些年来虽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要改变目前失学的现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许多人和我一样都经常碰到类似的情景,也或许在心里问这些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但表情除了同情还有无奈。那么我们的失学孩子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我个人认为最根本的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国民富裕了,失学孩子的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其次,国家应积极地建立一个完善的救助机制,让全社会都参与到失学孩子的救助中来。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社会救助大多只是零星的、自发的、无组织的举动,有些人想资助失学孩子,但却不知道何人需要资助,而且机构商业资助又缺乏一定的规范,这些都阻碍了失学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监督,杜绝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最后作为失学孩子本人应该保持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对待失学和贫穷,应该把自我努力和社会资助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依靠别人,或者自暴自弃。
暑假也快完了,孩子们又到了快上学的时候了,我不知道又有多少孩子因为学费而失学,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孩子因为上学而烦恼哭涕,但我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在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尽快走出这种尴尬的处境。希望我们再一次面对类似南门女孩的情景时不在只有同情和无奈!
(实习生 宋华 记者 吕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