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秦淮景之寇白门

写作者:洁生     日记本: 朱颜改

日期:2025年03月1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

  我叫寇湄,出生在秦淮河畔沉香街的寇家宅。我家世代为娼,祖母说这是当年靖难之役,祖上跟着方孝孺写檄文,被成祖皇帝罚入教坊司所致。
  
  自我有记忆起,金陵人皆唤我寇白门。青楼的门颜色本该是青的,母亲却命人刷成白色。她拿檀木梳蘸着桂花油,细细篦过我的及腰长发,说:“湄儿,咱们虽是娼籍,但心性要清白如雪,别忘了寇家身上流的是忠义的血。"
  
  我牢牢记住她的话,一页一页地读着《列女传》。每到夜里安寝前,母亲会领着我跪在关二爷的画像前,声声乞求神灵保佑,让我能遇良人,脱离乐籍身份。
  
  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十七岁那年,我抱着琵琶立在秦淮河的画舫上,一身素白襦裙外罩着月影纱,鬓边簪一朵玉兰花。台下人纷纷笑噱:“寇家女卖艺不卖身,端的清高!”我垂眸拨弦,指尖滚过《春江花月夜》,却听见有人击节轻叹:“此曲只应天上有。”我抬头望去,有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身穿月白锦袍,手执一柄折扇,嘴角含笑着夸赞着:“白门姑娘的琵琶声,能洗净金陵城的污浊气。”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世袭罔替的保国公朱国弼。
  
  那夜,他遣人送来一个锦盒,里边躺着一支白玉簪,簪头刻着并蒂莲。盒内附上一纸洒金笺:“愿以五千灯火,迎卿出风尘。”
  
  十七岁的我,以为这是宿命的救赎。
  
  崇祯十五年的中秋,是我的出阁之日,金陵城万人空巷。按照乐籍规矩,妓女从良须夜半悄行,朱国弼偏要张扬。五千兵丁手执绛纱灯,从武定桥一路排至内桥朱府,煌煌如星河坠地。我坐在八宝流苏轿中,听着轿外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国公爷纳个妓女当小妾,竟比王侯娶亲还风光!”
  
  红烛高烧的洞房里,朱国弼为我卸下满头珠翠,十指摩挲着我的脸颊:“世间女子皆庸脂,唯你清艳如雪中莲。”他的呼吸带着醺然酒气:"初见你那日,本王已喝了三坛竹叶青。可听到你的琵琶声,竟比琼浆更醉人。"我信了,信他对着合欢帐上的金线鸳鸯说"一生一世",信他握着我的手在洒金宣上写"琴瑟在御",信他拿着青黛给我画眉时所讲的典故:王凝弄笔,张敞画眉。
  
  可婚后不过数月,他又成了章台柳巷的常客。朱府的庭院深深,我独坐楼台,看秋去春来。婢女柔柔低声劝:“寇姨娘,国公爷今日又宿在媚香楼……”我垂眸拨着琵琶,弦音如嗓子里发出的凄叹:“无妨,他总会回来。” 不料,朱国弼回来那日,却是与礼部侍郎在花厅调笑:"秦淮艳姬虽美,终不如扬州瘦马解语。"
  
  朱国弼嘴里的扬州瘦马叫满儿,不过十四岁,宛如《麻姑献寿图》上走下来的仙子。她被朱国弼用湘妃竹扇挑起下颌,点评道:"满儿眉间的胭脂痣,倒比白门的守宫砂更灼眼。你这……天生的?"
  
  “回国公爷的话,是胎里带的。"满儿俏生生的娇笑着:"嬷嬷说这叫'眉心有痣',主富贵。"朱国弼听了哈哈大笑,视线转向我,竟无半分愧色:“白门,你总穿得素净,不如满儿鲜活。”
  
  我暗暗捏碎了袖中的茉莉香囊,脸上却是微微一笑:“国公爷当初爱我的,不正是这份素净?”朱国弼恍若未闻,随手在瘦马的发髻上插一支点翠凤头钗:“白门,你该学学邀宠。”
  
  我不会邀宠,我也不屑争宠。我看着朱国弼也是如先前纳我一般地纳了满儿,一样的大操大办,一样的宴请宾客。方才明白:他纳妾原是为了向同僚炫耀,就像纨绔公子得了稀世珍宝,总要搁在最显眼的地方供人瞻仰。
  
  我们不过都是他得到即厌倦的玩物罢了。
  
  还是姐妹们看得清。卞玉京在我出阁前,倚着美人靠轻声叹息:“湄儿,你当真是秦淮河最傻的姑娘。朱国弼已娶十二房妾室,个个锁在深院囚笼里,你何苦再去淌浑水……”董小宛却看着朱国弼送来的聘礼礼单欢天喜地:“可本朝开国二百七十六年,从未有王公贵族娶乐籍女子回家呢……"一旁的李香君正在描桃花扇,头也不抬地打断董小宛的话:"我赌一盒珍珠粉,这位国公爷的情分撑不过明年春天。"
  
  一切都被说中了。只是没想到甲申年惊蛰那日,传来了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的消息。没过几天,清军的铁蹄踏入了金陵城阙。朱国弼连着半月不曾归家。一旦归家,却是命令我们收拾细软:“大明朝完了,不如降了!我们全家迁去北京,照享荣华富贵!” 这个常人眼里金尊玉贵的保国公,与一众大臣勋贵,齐齐地跪在雨里献了降书。我隔着马车车帘望向他匍匐在地的背影,忽觉可笑——原来七尺男儿脊梁里撑着的,不过是根随风倒的芦苇。
  
  北京城的软禁比金陵的暴雨更冷。当朱家钱财散尽,朱国弼竟要卖妾换银。
  
  那日我正在抄录《金刚经》,忽见柔柔跌跌撞撞冲进书房:"寇姨娘!国公爷他、他要发卖众姨娘!"
  
  我手中的紫毫笔跌在宣纸上,洇开大团墨迹。我离开书房走进后院,只见满儿跪在青砖地上,眉间的胭脂痣红得刺眼:"姐姐救我!"她攥住我的裙角哭喊:"国公爷说要把我卖了……”
  
  "住嘴!"朱国弼的喝斥声起:"多铎王爷要我拿出两万两赎身银,我也是迫不得已……"他突然噤声,死死地盯着我:"白门,你拿五千两银子出来。"
  
  我冷冷笑:“我若拿不出,国公爷也是要卖了我?"
  
  “我当初为你们赎身,耗费万贯家财!"朱国弼避开我的眼睛,转过身,右手食指指向满儿和其余的十二房小妾:“如今到了你们报答的时候了!”
  
  我袖中的指尖掐进掌心方才忍住战栗:“妾身这副残躯,值得几个银钱?"我拔下并蒂莲白玉簪掷于地上,转眸望向朱国弼:"国公爷不如放我回秦淮河,以一月为期,还你万两雪花银。"
  
  朱国弼盯注我良久,突然一把攥住我的双腕:“白门,你还爱我对不对?”我抽回手,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柔柔跟在我身后。纵马南归的途中,柔柔哭着问我:“姑娘何苦为负心人奔波?”
  
  我冷冷一笑,扬鞭指向灰蒙蒙的苍穹:“我要教天下人知道,青楼女子的情义,比朱门贵胄重万倍!”
  
  旧日姐妹凑钱时,李香君塞给我一袋金叶子:“湄儿,这些原是侯公子当年予我的聘礼,如今紧着你来先用。”柳如是把一匣珠宝摆上桌,抚掌大笑:“好!让那些酸儒看看,秦淮河养出的女儿,骨头比他们硬!”董小宛默默递来一对臂缠金。卞玉京也拿出攒了多年的体己,她把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响,灵蛇髻边的白梅绢花随着动作轻轻颤:"加上顾横波送来的田契,只能凑够八千两。"
  
  “没关系,剩下的交给我。"我换上茜素红纱裙,对着菱花镜,细细描起了远山黛。金陵城的遗老们听说寇白门重张艳帜,纷纷前来光顾。他们或是想看朱门弃妇如何失魂落魄,或是惦记着昔日千金难买的白门曲——如今倒好,只需十两纹银,就能在酒令间摸一摸我的纤腰,抚一抚我的脸蛋。
  
  三十日后,我押着两万两白银入京。朱国弼对着银箱涕泪纵横:“湄儿,我们重新开始……”我退后三步,将当年婚书撕作了碎片:“朱公子,当年你赎我出娼门,今日我赎你出囚笼,从此两不相欠。”
  
  “寇白门!”转身时,我听见他在背后嘶吼:“你别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你这辈子再也遇不到比我更爱你的人!”
  
  我无声地笑,笑得满脸满襟都是泪。
  
  回归寇家旧宅,我筑白园,结宾客。酒酣时与吴梅村对诗,兴起时替余澹心研墨。人人都道“女侠寇白门”,却不知我夜夜拈着一支竹箫,在凉亭里吹奏《长门怨》。卞玉京偶尔来看我,拿着帕子给我拭泪:"你既已有了自由身,何苦再回这腌臜地?柳姐姐随钱牧斋降了清,香君妹妹在栖霞山落了发……"
  
  "我要看着这条河——"我仰头饮尽杯中酒,看着窗外秦淮河漂着的零落灯船,苦涩一笑:"看它流到什么时候才算干净。"
  
  直到遇见韩生。他穿着洗褪色的青衫,眉目似极了初相遇的朱国弼。我赠他锦袍,他拒;我赠他荷包,他推;我赠他金银,他却收了。他一脸醉意地收下了我的钱,再攥着我的手,流着泪说:“白门,我心疼你。”
  
  我不由自主地沉沦。我伏在画舫内的酒案上,看着韩生用竹箸敲着青花瓷盏吟唱《玉树后庭花》。他总爱穿竹叶纹直裰,说话时爱抚弄腰间玉坠。他连说谎时那目光躲闪的习惯,都和他如出一辙。
  
  顺治十二年的冬天格外冷。我咳出第一口血时,韩生正跪在榻前哭诉科考无门。我撸下仅剩的翡翠镯子递给他:"拿去打点学政大人。"他磕头的声音震得妆台菱镜都在晃,镜中映出我鬓角新生的白发。
  
  顺治十八年祭灶那日,我蜷在锦被里听着隔壁喧闹。韩生的笑声混着婢女佩儿的娇嗔,像一把生锈的剪刀戳进耳膜。"先生尝尝我酿的梅子酒......"佩儿的吴侬软语忽然断了,接着是衣料窸窣声。我数着博古架上的青瓷花瓶,一个,两个,三个......数到第八个时,我听见韩生说:“嘘——仔细惊醒那个四十老妓……”
  
  炭盆里的银骨炭噼啪爆响,我摸索着去够床头柜上的药碗,却不小心打翻了它。暗红的药汤洒在缀着补丁的棉被上,乍一看如我素日咳出来的血。我驻着拐棍赤着脚推开隔壁的房门——韩生正将佩儿压在榻上,衣带散乱如蛇。
  
  我一棍接一棍地打向他们俩,嗓子里发出厉鬼般的咆哮:“滚!都滚!”
  
  韩生逃了,佩儿也逃了,只剩一室残灯摇晃。看来我这一生,终究是娼门里的笑话。
  
  弥留之际,满屋的烛影开始摇红,我仿佛望见十七岁的自己抱着琵琶踏月而来,朱国弼的绛纱灯海在天际流淌成河,转瞬化作清军手心里的火把。那些曾为我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儿,有的拖着辫子朝新主山呼万岁,有的吊死在祠堂的牌匾前。而柔柔的哭声与秦淮河畔乞丐唱莲花落的声音混在一处:"寇家女侠归去兮,空留白园梅似血……"
  
  我死后,我的白园被改成茶楼,说书人拍响醒木,拖出长腔:“话说那'秦淮八艳'里的寇白门啊,可是风月场里最痴的傻姑娘……”
  
  台下嗑瓜子的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纷纷道:“妓子会谈什么真情?不过是待价而沽罢了!” 唯有道姑妆扮的卞玉京默默拭泪,喃喃低语,声若蚊蝇:“她哪里是痴是傻?分明把真心当剑,斩了红尘一世的荒唐。”
  

完成时间:2025.03.16 11:36:2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