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瑶族舞曲》

写作者:闲云孤鹤     日记本: 时光的印迹

日期:2024年12月2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8

  
  有这么一组我经常拿出来听的音乐作品,在我自己的音乐分类里我把它们称为小品。比如:《马兰花开》、《彩云追月》、《瑶族舞曲》、《彝族舞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牧童短笛》、《青年友谊圆舞曲》、《丰收渔歌》等等,这是仅凭脑中的记忆想出的一组,没准哪天再听到相关的曲目,还会再添上几个。这些曲子几十年常常听非常熟悉,只要提到名字立马就能哼出它的主旋律,更不用说听到乐曲说出名字了,这也许是爱乐人的基本功吧。
  今天说《瑶族舞曲》,作者是刘铁山和茅沅。这首曲子先是由刘铁山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排瑶聚居地采风,然后创作了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 1955 年茅沅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尤其是彭修文先生改编成的民族管弦乐版的《瑶族舞曲》民族韵味更加浓厚。
  《瑶族舞曲》以其优美的旋律、独特的节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绽放光彩。被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它成为了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乐曲不仅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瑶族音乐的魅力,也为保护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瑶族舞曲》以奔放、热烈、欢快为主要特征,其音乐节奏明快,曲调抒情。乐曲中的旋律犹如山间清泉,潺潺流淌,优美动听。节奏的变化丰富多样,从优美柔和的慢节奏到欢快跳跃的快节奏,让人仿佛置身于瑶族的节日舞会中,感受到人们的热情与欢乐。这种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轻易地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让人们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这首乐曲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将瑶族人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引子部分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提琴用拨奏模仿瑶族长鼓的敲击节奏开始,我们仿佛被带入了宁静的瑶族山寨,感受到了那份平和与幽静。随着乐曲的推进,优美抒情的第一主题和活泼欢快的第二主题依次呈现,让我们看到了瑶族姑娘的柔美舞姿和小伙子们的狂欢场景。B 段旋律改用三拍子,富有歌唱性,表现了青年恋人的爱情,深情委婉,充满了浪漫的气息。A 段再现则将整个情绪推向了热烈的高潮,人们纷纷加入舞列,欢跳着,旋转着,气氛热烈,感情奔放。
  我说得再热闹不如你亲自去听,真的,这首曲子太美了。我是边听边打这些字,脸都感到火热。
  就说十多年前,那时候在新浪网的UC上玩,结识了一位音乐板块的版主,她就是一位瑶族同胞。她见我有些音乐功底,就留我在她的板块作个顾问,压压阵什么的。她也很喜欢《瑶族舞曲》,于是我们就把这首曲子作为了定场曲。慢慢地大家都知道她是瑶族,也理解了我们的用意。有时候我们也为了活跃气氛,增加人气,也会搞一些音乐交流与互动。比如搞一些音乐主题的讲座,音频、视频,出声音、露个脸都行。主要是互动与交流,现场问答,气氛热烈。有时候也会搞一些小把戏,比如多数人都喜欢男中音歌曲,就要求大家每人至少播放一首这样的歌曲,大家就排队,挨个播放。轮到我时,我播放的是熊卿材的《毕业歌》。有人说,听过这首歌,不熟悉熊卿才。那我就得再说说这位老军旅歌唱家的简介。
  再后来,这个版主把她的真名实姓也告诉我了,她的这个姓让我感到了惊奇,竟然还有人姓盘,这是我第一次知道。我问怎么会姓盘呢?她就嘲笑我,无知了吧。
  她说:我们的祖先是盘古开天的盘古大帝,所以我们姓盘。她不说,这个典故我还真不知道。查资料我才知道:瑶族盘姓,系盘瑶,按姓氏辈份排为瑶家十二姓(盘、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沈)盘为之首。
  她说:她父亲是瑶族,母亲是壮族,都在柳州这边的铅锌矿上工作。父亲小时候很苦,是个孤儿,是打他们的老家大山深处的瑶寨流浪来到矿上参加工作的。他们这一辈人长大以后,曾经到大山里寻亲,未果。她说,这或许是父亲的记忆有误差,也或许是时过境迁,很有遗憾。
  凑巧的是她们姐妹俩在一个单位工作,同事们不管他们叫大盘、小盘,而称呼他俩大碟、小碟,这个玩笑源于他们的方言里,把餐具盘子通常称为碟子。
  他们起小就在这矿山区域内生活,水也好土也罢,里边都含有超标的铅锌类重金属,他们的许多人都得了一种地方性疾病-地中海贫血。她自己也有这种病,几经医治,效果不佳。地中海贫血,这种病我也是头一次听说。
  小盘,我在听《瑶族舞曲》呢,你多保重!
  

完成时间:2024.12.21 13:10:3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