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歌曲《啊,朋友再见》

写作者:闲云孤鹤     日记本: 时光的印迹

日期:2024年09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64

  
  
  早在七十年代有一部南斯拉夫电影《桥》,给人印象深刻。我想凡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会对它有难以磨灭的记忆,尤其是其中的插曲《啊,朋友再见》这支歌,恐怕人人都会唱。
  歌中唱道:
  1、 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侵略者闯进我家乡;
  2、 啊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游击队呀,快带我走吧,我实在不能再忍受;
  3、 啊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4、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5、 啊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啊多么美丽的花。
  该曲是一首委婉连绵、曲调优美, 豪放而壮阔的歌曲,表达了游击队员离开故乡去和侵略者战斗的心情。歌曲赞颂了游击队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我喜欢听歌,尤其喜欢男声四重唱。说起来这还是早年听了中央乐团的男生四重唱开始的,这个男声四重唱组是由老歌唱家杨焕礼,吴其辉,王世光,贾宗昌组成。就是这些年很流行的男声四重唱组合,什么《老泥车》、《八只眼》等他们的唱片我也基本收齐了。
  前些时日,我竟然收集到了一张珍贵的唱片,它就是由原中央乐团的男声四重唱组杨焕礼,吴其辉,王世光,贾宗昌演唱的一组歌曲。这张唱片由太平洋影音出品并冠以《银河四重唱》的名号,是太平洋鎏金系列之一。 这套唱片的册页内容很详实,不仅有几张彩色的图片,就是每一首歌的歌词,词曲作者以及哪国的歌曲都标注的详细。其中的歌曲就有《啊,朋友再见》这首歌,并标明是意大利民歌。
  什么《啊,朋友再见》是意大利民歌?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这个事对我这个音乐的重度爱好者来说冲击力不小。这里可以拿另一首歌曲来比较,80年代听过张明敏唱过一首歌《毕业生》,当时我就知道它是美国电影《毕业生》的插曲,尽管我并没有看过这个电影。后来很快也就知道了这首歌曲出自英国民歌《斯卡布罗集市》,我想大家对这首歌也熟悉。可是《啊,朋友再见》的电影第一时间我就看了,这首歌也唱了半个世纪了,我只知道它是南斯拉夫电影插曲,不知道还与意大利有关系,这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不允许的。
  既然有意大利民歌这一说,没别的办法,只有虚心学习认真考究。
  实际上,关于它的资料很容易查到。
  《啊,朋友再见》原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的歌曲《Bella Ciao》(《再见了,姑娘》),表达了游击队员离开故乡去战斗的心情。
  Bella意大利语原意为“美人”或“美丽的”,并非“朋友”。就是我的这张唱片四位老一辈歌唱家唱的《啊,朋友再见》也唱了一遍原文,仔细听你也会听到有“比拉-桥”的发音。
  《Bella ciao》是意大利伊夫·蒙当(Yves Montand)演唱的歌曲,最初发行于1944年。后被引用为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电影的插曲。
  一般认为,其曲调是借鉴了流传于意大利北部的儿歌《我的奶奶即将老去》以及皮埃蒙特山区的一首山歌的曲调。 其歌词可能是改编自流行于意大利波河地区的民歌《 稻田女工歌 》和《 墓上的花 》。
  二战期间,这首歌被意大利游击队修改,并作为反法西斯抵抗的一首歌曲。这是一个游击队员向女友说再见,也许永远不会回来的故事。
  4月25日是意大利的解放日。每年的这一天,意大利人都会唱起这首歌,以此纪念先辈保家卫国不惧牺牲顽强抵抗的精神。
  所以,《啊,朋友再见》这首歌标明是意大利民歌没毛病。
  
  

完成时间:2024.09.20 17:06:4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