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杜若(寒花作品)

写作者:闲云孤鹤     日记本: 时光的印迹

日期:2023年10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9

  
  
  读者题记:
  我想写一篇解读《离骚》的文字,恐怕你会说,你小子何德何能敢来解释《离骚》?小可斗胆就想做做这个事,我想《离骚》《楚辞》上有那么多香花俊草,它们的文学比喻是什么?这个历代文人墨客都有许多美妙的解说,这样的资料搜集起来不难。可是它们现代意义上的名字有变化吗?它们在生物学上的学名及相关知识,我还没有看到有完整的资料。我就想打这个突破口来解读经典。
  于是就动笔了,写了许多,比如:《离骚》上的留夷就是芍药,辟芷就是白芷,等等 。感觉挺吃力。于是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博友寒花,以求她来帮我个忙。寒花女士是一位生物学老师,这个在她的专业范围内。
  我们知道屈原特别喜欢兰花与杜若,兰花不说,那么杜若是什么呢?我请寒花来做做这个功课,谢谢寒花姐姐!
  她的文笔细腻,本就是一篇美文。我贴过来,供大家一道欣赏。嗟乎!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那会儿,新浪博客还红火。
  她的原文:
  第一次听说姜花,是在绿萼的博文里,那时候,我以为姜花就是生姜的花。后来才知,姜花是一种水生的姜科植物,清朝时来自印度。花期从夏到秋,但每一朵花的寿命很短,只有一天。白色的花儿在夜里绽放,素雅纯净,芬芳馥郁,故古诗有“白玉夜生香”之说。
  因花形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花白如雪,姜花又名蝴蝶花、蝴蝶百合、香雪花,亦有夜寒苏、姜兰花、穗花山奈的美称。
  初遇姜花,是在聚龙小镇的逸翠湖边。十月,走在湖边的小径上,清新凛冽的花香扑鼻而来,循着香,终于识得姜花的庐山真面目。
  若以姜花比人,它更像是秀丽雅静的居士,有极高的修为,低调冷静、处变不惊。一张琴,一壶茶,一溪云是他(她)的向往。若为官,则一定是个廉洁的清官。
  有人说,《楚辞·九歌·湘君》里的:“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其中的杜若,也是姜花。仔细想想,总觉不对,姜花是清朝才从印度引进的,显然在时间上有很大的出入。
  于是请教度娘,言杜若为鸭跖草科杜若属植物,别名地藕,竹叶莲。有细长横走的根茎,花为轮生的聚伞花序,小花白色。粗看,这花儿和杜若两字倒很合拍,清雅秀气,温柔内敛。
  那现代的杜若是不是楚辞中的杜若呢?
  《本草图经》言:杜若“叶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二月八日采根暴干用。”如今人们所说的杜若是白色花,并非赤色,显然不符,并且和高良姜也有很大差异。
  再看《唐草本》记载:“高良姜,生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而现在我们把文中所谓大者称为大高良姜,细者成为高良姜。则可知,古代的高良姜就是如今的大高良姜,而现在的高良姜就是古代的杜若。
  当然,也有人说,杜若就是杜衡,但《楚辞·九歌·山鬼》诗中既出现杜若又杜衡,在《楚辞》中,同种植物虽然会有不同的称呼,但在同一篇诗文中用不同名称称呼同种植物,这是不常见的。
  综上所述,姜花不是生姜的花,《楚辞》中的杜若不是姜花,也不是现在的杜若,应是现代的高良姜。
  杜若两字在唇齿间流转的感觉真是美妙,作为香料的高良姜,却有点其貌不扬,不知道它的香味如何?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辜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宋朝的罗愿认为“二湘相赠,同用杜若。杜若之为物,令人不忘,拳采而赠之,以明其不相忘也。”能够“令人不忘”的杜若,其香想必也是美妙无比。
  又:我这么引经据典了半天,(禾页)青青说,原来杜若是姜花啊,我汗!后来她说,高良姜的花不是姜花么?幡然醒悟,原来有人说杜若是姜花,应是广义上的姜花,凡是带姜字的植物的花都算姜花。而生物学意义上的姜花则特指由印度引进的那种。就像紫荆和紫荆花在生物学的层面上来说,不是一种植物。而生活中,人们总是把花店里卖的红花月季当做红玫瑰,这和把杜若算作姜花当是一个道理。
  
  

完成时间:2023.10.13 16:09:2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