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记忆里的光芒灭了

写作者:吉水     日记本: 当下的快乐与忧伤

日期:2022年02月1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36

   春节期间,和老同学微信语音聊天,从上午10:30开始,一气聊了3小时,直到她老公中午回家午休,才恋恋不舍地挂断了,就是这次的深聊,听到的事情,如深冬冰融的水,把刻在我脑海里的那一幕关于爱情的温暖记忆浇灭了,内心为别人真真切切的凉透了。
   记忆里的一幕是这样形成的,当时同学被分配在县二中工作,我在县统计局,负责工业统计工作,有时候因为要去企业催要报表,回来的时候路过她的学校,所以总是会去找她,一来二去,和她的几个同事也熟识了。有一次,在她们的宿舍,看见教语文的郭老师给教历史的张老师深情的读文章,文章应该是诗歌、散文或是世界名著之类的文学作品,张老师侧卧在高低床的下铺上,右手托腮,面带笑意,目光微醺。郭老师悠扬顿挫的朗读着,声音虽然不大,却是情感饱满,仿佛有万马奔腾的恢弘气势。他们看到我们,只略微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却没有停下来。那个画面洋溢着满满的爱意与幸福,在我的脑海里定格成一幅散发着光芒的温暖,关于爱情,在这幅画面里,我相信是真切存在并且永恒的。张老师比郭老师大三岁,用现在的话说,是典型的姐弟恋,挺时髦的,但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封闭的小县城里,这份感情能继续下来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只要偶尔的谈起他们,那个画面总要在脑海里浮现,伴随着画面的就是张老师盈盈的笑意和微醺的目光。
   过了几年,大家都陆续调离了那个县城,到了省城里的不同单位。据说郭老师和张老师结婚时家徒四壁,张老师义无反顾,结婚后,他们喜得一千金,后来郭老师顺利考取了本地排名第一大学的研究生,在他读研期间,张老师独自带着女儿,并用自己的工资供养着家庭,支持自己的才子老公继续深造,无怨无悔。拮据的物质生活并没有使她退缩,相反还能有在洗衣服时从口袋里发现一元钱而欢呼雀跃,高兴的抱着女儿跳起来的喜悦瞬间。如若不是在知道她离世后才听到这个细节,我相信自己的感受,感动肯定会多于痛惜。
   令人震惊的消息来自同学的抽泣诉说,去年疫情期间,张老师不幸离世。患了肺癌,之前在积极治疗,还去了北京,有一段时间感觉精神气色都不错。同学和张老师之间有个4人团体,这三十年间她们交往频繁,一年中总有几次的相聚,吃饭、逛街、打牌、聊天,但是在张老师去世之前,同学居然不知道她患癌症的事情,更不知道的是,郭老师有了外遇,他们离了婚,后来因为女儿的闹腾,不得不复婚的事情。郭老师研究生毕业后事业有成,步步高升,在大家眼里,他们是永远幸福美满的一对,依着人们对他们的了解,谁也想不到会发生这样不堪的事情发生,更让人气愤的是曾经深情的才子居然可以无视妻子的感受而对她述说他和小三的恩爱片段。渣男外遇的狗血情节,比电视剧里编剧挖空心思编导出来的更加精彩、更加有血有肉、更加道德伦丧,也更加没有人性。同学哽咽着说,与其说张老师是病死的,不如说她是被气死的。
   因为共同的学生,有几个特别出息的,一直不忘师恩,和这几位老师保持着联系,张老师的身后事,是学生们张落着处理的。没有通知她的亲戚,生前至交从学生那儿得知消息后想去送最后一程,走到殡仪馆门口,也因为家属的阻拦而未能如愿。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真的也很震惊,同时也特别理解同学的感受,同学是个纯朴而直率的性子,她们共处了三十多年,情感深厚,我理解她对张老师的不舍与痛惜,也理解她对郭老师的憎恨,都是交往甚密过的,各自从对方的生活中走过,记忆中有许多难以忘却的点滴,而一个鲜活的生命以这样的方式消失了,委实可惜可叹!另一方面,不得不感慨一下,多才的人,是不是依然是多情滥情而不专情者居多。回头看看不婚一族的大龄女青年,在这样的剧情里,独自笑对人生,是不是算是个高明的选择!

完成时间:2022.02.17 13:39:4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