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太阳落入清凉【转载】

写作者:戈壁红柳912     日记本: 驿外秋色里

日期:2018年07月26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28

  
  
   默温的《冬日薄暮》,是一首相当优美的小诗。桴夫的翻译精准到位,可以说,译作之美丝毫不亚于原作。因为诗的语言是具体的,物质的,总带着它的音色,气味。所以,诗的翻译并非等值的语义交换,而是一种再创造。以致于有这么一个著名的判断:诗就是翻译中丢失的部分。在我看来,这一半是真理,一半是谬误。一半的真理是说,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一半的谬误在于:一翻译即失去美感的诗,也不会是好诗。
  
   这个观点是我的原创,我稍作解释。好诗之所以可以翻译,是因为好诗总是有所承载的,它凝结着厚实的生存经验,这经验既特殊又普世。这经验常常带给我们这样的追忆:这正是我搜肠刮肚搜寻的句子,它命名了我的生存,照亮了我的感伤。所以,好诗之所以可译,在于好诗是内容丰富的,它含有着起码的经验共鸣核。
  
  这首诗框定了一小片现实,即落日和流水。落日冷冷地落下去了,孤独无朋,也不惦念白日带给尘世的恩泽,但日头如果就这么落下去了,显得余韵不足。所以作者又写了流水。流水跟踪落日而往,非常重要的是:带着它的长笛。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顿时生动起来了。流水恒常,有时是汹涌的黄,有时是寂静的蓝,总是无理由地流淌。而这首诗,为流水之目的,赋予了一个富有诗意的说法:跟踪落日。从何跟踪?“从很远的地方”。如何跟踪?“带着它的长笛”。落日游走在天上,流水则漫布于大地表面,这样的跟踪分明是一种远方的契合,遥相照应,却永远保持独立,绝不相互取消。
  
   这首诗没有直接写人,有拟人化的表达,但这拟人化并未将人的巧智强加给自然。反而,这是一首十足的具有自然主义魅力的诗。自然“一无信仰”,它只是无差别地馈赠。当然咯,这是处在祥和样态的自然,禅宗和道家的自然。关于落日与流水的意象组合,我们很容易想起王维的一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写的是边塞大漠肃杀的景观,场面宏大,十分荒凉。都是黄昏消逝的景象,很容易让读者想起人生的某个阶段,某个状态,在默温的《冬日薄暮》里,场面要亲和些,落日落入清凉,但不过于冷寂。因流水的跟踪陪伴,反而给我们一种温润,惬意的感觉。
  
  我觉得诗有趣的地方在于,诗要在非常有限的字词材料中,固定住一小片偶然。或者说,把一小片偶然上升成真理。这里的真理,指的当然是生存的敞开。俗世庸常,有何好说?的确,我们完全可以把写诗的时光挪作他用。或者说,写诗本来也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照我说,诗是对语言投去的一束温柔而悠长目光。诗人对语言有一层固执的信任,这信任就如同搬砖的兄弟日落时数日薪一样扎实。相信什么?相信语言仍能做些“自己”的事情,即在腐朽的语义表面重现创造表达的神奇。
  
   小说喋喋不休,但正因为喋喋不休,表明小说不怎么信任语言。小说不相信短暂的分行能有所道说,所以总要拉长战线。诗不一样,诗对语言本身的皱褶感兴趣,它总是劈开字词,借此劈开事物,在解构的游戏中重新发明语言。诗总是面向一种“神秘”,这是一种可表达,但又不能换算成逻辑命题的神秘。这神秘,就是灵魂所需的安宁。诗语,天生就是有牧歌情调的,无论如何,诗总要迎合节奏,迎合韵律。
  
   我敢说,如果一个诗人心中,不是事先有着某种模糊的旋律,某种意象的节奏,诗人是不会写诗的。所以,诗之媚俗,即在于,它无论如何割舍不了美的暗示。正因为诗总和美有染,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诗之美的理解,常常陷入了误区。是这么一群人,无论是作者或读者,它们把宝都压在语言的精美上,这是语言中的典雅派,他们好用形容词,好用古雅语,好抒闲情。问题在于,雅致的闲情是一种最不危险,但也最无聊的生存方式,雅言雅语也常常空有形式,早已被耗尽了力量和内涵。
  
   不,诗不是如此运作的!诗虽然是一种最古老的手艺,但它的敏感触角从来是深入当下的生存,诗语的优势本来在于,它能抛下一切俗格,以初夜的感觉,以儿童般的笨拙,以写生的手艺,命名依然滚热的经验。这也意味着,一首诗不能太滑溜。太滑溜的东西总是可疑的,因为很简单,现实不是滑溜的。现实有它粗糙,滞涩,危险的一面,这一面构成了诗必要的难度。诗如果忽略了与象征界格格不入的现实,就会显得不真诚,乏力,庸俗。
  
   我对诗接受度很高,能欣赏各路风格。我只有一条判准:滥用形容词的诗绝对是烂诗。因为,我们日常中使用形容词的部分,正是诗要借助新鲜隐喻,去命名的部分。形容词是语言中最缺乏文学美感的词,这对所有文学样式都成立。形容词是一些模糊混沌的工具,我们偷懒时,词穷时才会使用它。使用形容词写诗,就像用拖把写字,很难收到审美的效果,因为精准的细节全然漏光了。
  
  
  


  2018年07月26日09:42    冬日薄暮【桴夫译】 [补记]
    
  《冬日薄暮》
  太阳落入清凉,没有伴,
  没有为我们干完活后的责难。
  它落下去了,心里一无信仰。
  当它去后,我听到溪水跟踪而至的流声,
  它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它的长笛。
  


  2018年07月26日09:52    摘录 [补记]
    
  好诗之所以可译,在于好诗是内容丰富的,它含有着起码的经验共鸣核。
  
  诗总是面向一种“神秘”,这是一种可表达,但又不能换算成逻辑命题的神秘。这神秘,就是灵魂所需的安宁。诗语,天生就是有牧歌情调的,无论如何,诗总要迎合节奏,迎合韵律。
  
  

完成时间:2018.07.26 09:41:23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