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梦里的家

写作者:趋向     日记本: 掀开沧桑的尘封

日期:2018年05月1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64

   梦里的家 【趋向散文百篇集---1】
  梦里的家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激情的神韵,多么熟悉,多么亲切,也是那么的陌生。外婆家就在湘江边上,当时有名的周家大院。与当时的领袖是同乡,这在我脑海里凭添了几分神秘,几分神圣。我虽然一次也没去过,然而,在梦里我已经去过不知多少回。
  上一年级时,妈妈回娘家,带了哥哥姐姐,那时乘车实在困难,幼小的我是很累赘,妈妈一个人怎么带得了许多孩子。那些日里,我天天望着南方的天空,哪天,空中飘来一朵云彩,我都感到那么的多情,那么令人振奋;莫非由外婆门前飘来?夜晚南方的天空,闪现着一颗颗眨眼的星星,我都猜想是亲人其乐融融的相聚,互相演讲奇遇故事,震动到了那些星星。
  上四年级了,我学到《沁园春·长沙》,一下更是激情四射,读,背,诵,那份兴奋,那份豪情,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在家里读,在大院里背,到大河边诵,还专门赶在寒秋,去寻找“看万山红遍”的激动。母亲告诉我,她们常去岳麓山春游,也常去爱晚亭秋读;这些故事,又平添了我许多的梦幻。
  文革混乱时,忽然传来消息,外婆过世了,母亲的泪痕里,平添了我思绪里的失望,南方的天空罩上茫茫烟雨,幻觉里常常看到一只仙鹤,慢慢的,坦然地,穿过那云,穿过那丝丝的雾雨。又有一消息传来,外公老年健忘症,妈妈再也无法忍耐,带着妹妹回娘家看望亲人。
  母亲五十五岁那年,她要回长沙去,到周南中学寻找过去的历史,那时,她参加青年团,白色恐怖下,夜里刷标语,为地下组织开会站岗望风,这样,她应该可以离休。可惜当时工作需要,我没能同行。母亲也没能找到故人,回来只有按建国后参军办理退休。
  政策改变,长沙的亲人来信,邀母亲回去追回房屋;外公旧时是个商人,买卖在长沙做得很火,有油坊,商街,还有码头。他是个进步人士,在大革命白色恐怖时期,常常掩护革命学生,后来,他掩护的人很多上了井冈山。建国后在政治局工作也有。日本人打进来时,他把仓库里的粮食分给乡亲们,让大家渡过难关。土改时,房屋充公,按政策,母亲当时入伍,应该留有住房。但是,母亲并没有回去,也许,一生风雨坎坷,太累了。加之,离家时,堂上父尊娘亲正为青壮和蔼,她也是亭亭玉立的少女,几经风雨,两鬓斑白,故人西辞,红红火火的周家大院,早已凋零;实在难以面对。再说出去革命,目的不在其中,若是为房产之财,何苦驰骋疆场呢?
  对我来说,领袖远去,那份神秘,那份神圣,已经淡漠;加之外婆外公的远去,家的概念也渐渐淡漠。长沙,自然也就淡漠了。时光荏苒,转眼,母亲垂暮之年,又得了健忘症,然而,张口闭口,总念起湘江水,长沙人。偶尔,念起长沙大火,与亲人跑散;忽而讲起,湘江捉鱼,满载而归。念的最多的还是周家大院文化。她常常看到我,赶紧拿上自己打理的包袱,说要我带她回老家;那份思念,那份迫切,那份魂牵梦绕的苦盼,充满了整个世界。这使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讲过想家的许多事;印象最深的就是抗美援朝时期,本来想家,偏偏还是强烈要求申请入朝参战,三个女兵,最后只有两人坚定的第一批跨过了鸭绿江;她们在战火硝烟里忙碌,她们在生命线上奔跑;但是,稍有空闲,思乡的风潮就开始翻江倒海;一次,在一条大河边宿营,她就感觉哪里就是湘江边;清澈的流水,碧绿的两岸,白色柔软的沙滩,她匆匆忙完手中活,刚要到河边寻找那份故乡的亲切,集合号又响了......
  少小从军四海环,千山万水掠容颜。
  可曾记起湘江女,铭系故乡今月圆。
  是啊!千年不忘大槐树,万里归来探故乡。多少人怀揣那张大槐树图,回来寻找自己的根,寻找自己的故乡文化。思乡之情,千年不倒,思乡的盼,至死不渝 。母亲思乡的情绪,如波,掀起一浪又一浪,如涌,推动一潮又一潮。故乡的吸引力之大,胜过陨石冲撞火星,震撼着整个灵魂世界。其实,家人已经带她回去一趟,却被她否定;依然如故。故乡的印记,永远使她留在梦里的家。
  母亲思乡之潮又一次感染着我。
  长沙!有了条件,我一定去,去看看湘江,一定站在那里大声朗诵:“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定赶在深秋,去那里“看万山红遍”。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成时间:2008.09.19

完成时间:2018.05.19 11:02:46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