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卷,为何让人千秋仰视。因为,它已融入那个时代的血脉,一直从遥远的千年,奔腾不息的流传至今,成为民族的瑰宝。
循着清明上河图的蓝本,当你满怀期待步入清明上河园,就会沐浴到一种宁静与庄严,让你眼前一亮。望远处,目不暇接。一条条溪水,从城池缓缓流向远方。几群驼队不紧不慢进入城池。一座座小桥,以其瘦弱的躯体,让旅人通过。旁边几棵古树,零零星星的舢板,就拴在它们的根部。每棵古树捎上盘踞着硕大的雀窝。俯首,几座石碾横竖在一隅。一旁的羊圈不大,只有几只羊,数只鹅鸭。展现了北宋初期农业与养殖业的发展。
你稍稍放慢脚步,就会看到一座座石碑与庙堂,承载着因清明廉政而流芳今日的包公。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岳飞。步入此,谁都不会轻足远去,让你梦回千年,体味民族盛衰的风云。
大自然就是这样的神奇。奔腾不息的黄河,竟高出这座古城地面的十二米,一次黄河泛滥,就会淹没或沉淀一段历史。当拂去一层泥沙,就会阅读到这座古城的一段历史。宋都,虽然历经岁月洗礼,黄河泥沙一次次覆盖,但历史并不残缺,一直绵延于千年后的这个时代。
当你步入一条长廊,或者一座稍显宁静的亭堂,你一定会联想起唐朝盛世。其实,宋代也是继唐朝后的又一个鼎盛时期。每一组绵延而来的数字,每一座沧桑的古建筑,都见证了开封这座古都的盛衰,服务业与商业的崛起和繁荣。
一段历史,就是一部完美的经卷。你只要用心阅读,就会得知,任何一个帝王时代,无论表象何以繁荣,总不乏百姓深渊般的苦难。繁荣与落后的二元形态,是北宋最真实的写照。帝王阶层以统治的手段,汲取民脂民膏,缔造了皇家的繁荣,而百姓却民不聊生,生产力也近乎停滞状态。这就像史学家所言:北宋短暂的繁荣,得益于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外患和天灾的来袭,使得外强内弱的北宋,在一段时间里相安无事。
阅读不仅仅是阅读。古代无数的文化瑰宝,不仅让后人“梦回千年”,也可以此眺望一个崭新的时代。一条粗壮的脐带,把古代与现在紧紧相连而不可割裂。每当看到风雨无阻,穿越大街小巷的外卖哥,就会想到千年前宋代,也不乏“外卖”,送粮的,送碳的随处可见,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现代如此快捷的交通工具而已。当看到城市的城管队伍,就会想到宋代的“街道司”,疏通道路,保护建筑。当看到消防队伍,就会想到北宋的“望火楼”他们日夜坚守,以确保没有火险。当看到身边琳琅满目的冷饮摊,就会想到北宋街头的“香饮子”,让旅人免受饥渴之苦。当坐享夜市之际,也会想到北宋繁荣的夜市,让古代那些吃货们一饱口福。
张择端的巨制清明上河图,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会祈愿民族清明,上河清澈。
四月十九日,又一次作别八朝与十三朝古都的开封与洛阳。久久不见久久见,久久见过还想见。当古都凭借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动力,再筑辉煌之际,一定再相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