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小学时,一次语文考试,死板的自己在默写一首诗时,将一处注解也原样写在答卷上,事后语文老师给母亲讲,这个孩子记忆力很好,以后适合从事文字性的工作。
打小就喜欢诗词,在家乡的学校,都是用地道的土话,老师用当地方言教,学生用方言学。高中时转入省城一所中学,在背诵《琵琶行》时,语文老师一个一个检查,老师坐在讲桌前的椅子上,我站在对面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胆颤心惊地背诵,前半部分比较顺畅,到了后半断,就开始嗑嗑巴巴了,打嗑处,心虚地偷瞄一眼老师,他慈祥的眼神中透出一丝鼓励,当时没有背会的部分,在后来以极快的时间就背会了。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仍然能记起其中的一些诗句。
这几天,闲下来的时间又在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内心是非常的欢喜与宁静。主持人的大气与睿智、点评嘉宾的博学与多才,参赛者的才华与追逐,个个都充分展示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在这样的气氛中,让喜欢诗词的人们十分享受这个过程。我相信不论是参赛者、主持人、点评嘉宾还是观众,只要是喜欢中国诗词,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好多久违了的诗句,像一个个阔别的老朋友,好久不见,再见时,亦是欢喜的。这就是诗词的韵味与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