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时候
“看哪,云彩和我一起跑呢!"
"慢着点儿,快慢点儿,别摔着,小祖宗……"
我沿着河套边的小路一边跑一边喊。而太姥姥的两只小脚怎追得上我?只能气喘吁吁地在后面喊。只是一小会儿,就会到农田里,我在田边抓蚂蚱,她在田里做农活。
这是我四岁前唯一有记忆的画面。哥哥三岁那年,我出生了,爸妈当时工作又忙,带不过来两个孩子。当我九个月大时,他们便把我送回姥姥家。我是由妈妈的奶奶一一太姥姥带着长大的。
太姥姥在村子里的辈分很大,也很能干。虽然从十八岁开始守寡,但她自己带大了一双儿女,并帮他们成家立业;能靠一张嘴把"老抢"(过去到村抢人抢东西的土匪)劝退;针线活自不必说,就是纺线织布都很拿手;两只小脚也能上树打枣,下田种地;盖房子、搭坑,和泥、脱坯无所不会;甚至告状打官司也不畏惧。所以她在村里很有威望,说一不二。在她眼里,就没闲人,谁都应该有事干才行,哪怕小小的孩子,干不了重活,也应该搓搓棉花捻儿,留着纺线织布用。所以村里人都敬畏她,只有我是个例外。
据说,我从刚会自己走路开始,就在村里挨家挨户串门,吃东家,喝西家。村里不大,也就十几户人家,还都是亲戚连着亲戚,到了吃饭的时间,在哪家串门,就在哪家吃饭,根本不把自己当外人。天一黑,太姥姥就站在自家门口喊:“红儿~~回家睡觉了~"我就不知道从哪家钻出来。她照例要问上一句:"都吃了啥好吃的?"。如果我满意地说什么点心、糖果,太姥姥就会笑嘻嘻地把我抱回家。如果我嘟着小嘴说:"就吃点破瓜子……"太姥姥就站直身,对着街口没有目标地大骂:"没良心,缺心眼儿的,扣门儿,拿点儿破瓜子糊弄我们……"所以,我到哪家,哪家都会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哄我。虽然那年月很艰难,可是每家的果瓜、醉枣、自制的小糕点,我还真没少吃。
16岁那年,我回一次姥家,几次被不认识的老头老太太拉住:"是红儿吧?长这么大啦?还是小时候模样。"舅舅便对我介绍:"叫五姥爷……叫大妗子……叫大姥爷……"还调侃我:"你在姥家可是名人,岁数稍大的都认得你。"然后便把从小串门子的事说得津津有味。我觉得有趣之余,还有些难为情。太姥姥也太霸道了,人家给我好吃的,她为啥还骂人呢?
舅舅给了我两个解释,也是他的猜测:第一,因为只要我爸妈到姥家看我,就会给村里的各家各户送礼物,而太姥姥是不肯吃亏,也不愿占便宜的人,也许觉得不让我吃回来就太亏了吧。第二,我在太姥姥眼里如珍似宝,她总会把最好的东西给我。而这个在村里威望最高,说一不二的老太太认为别人也应该像她那样疼爱我,也应该把最好的给我才对。
总之四岁前,我应该是幸福、快乐、自由的,多人宠爱集于一身。只可惜,记忆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