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下决心要离开上海,生活了十六年的地方。
上海是在没有来生活过的年轻人眼中的海纳百川,五光十色与创新能力,同样是我在十六年前时隔着一片雾蒙蒙来看她的美妙感觉。然而十六年过去,我对她的喜欢一直在递减,海纳百川四个字,也许用大杂烩来形容更加准确。
南来北往的中国人,南北与东西差异在这里交汇,生存下去是第一因素。每个来求生存求发展的外地人,几乎都会说,在老家谋工作需要凭后台找关系,而在上海只要凭实力。其实在我眼里,在整个中国文化与历史推进的同一个时代的背景下,生活工作在哪里都是大同小异。决定性因素除了天时地利,除了政府的干预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更有赖于每个人自身的成长进度和成熟程度。
当下热播的电视剧 欢乐颂,很现实的描写了今天在职场中打拼的年轻人,对于每个在工作中奋斗的年轻人,需要度过的难关太多,如果不懂得自我提高与觉悟,只能是成为这个城市添砖加瓦的一个小小搬运工。在职场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的回报,更重要的是自我的成长,这也许在我看来,就业机会是这个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然而一路跌跌撞撞和探索,少不了磕碰和疼痛,在所难免。
三十年前我还是个儿童,我的父母正当年轻,八十年代的父母如今已六十许,我的父母是知青一代,他们以及这个群体身上刻下了太多那个时代的烙印,以及心理阴影。让我看到一个到老也没有长大的群体。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不幸,教育的落后与家庭的不幸,使得他们的精神层面一直处于消极悲观和对于外在光鲜的疯狂迷恋与追求中。他们的情绪处于两个极端分化中,中国政府的进步以及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显得土气又缓慢。
如今我也做了母亲,在儿子面前我深深体会到我与我的父母在本质上的不同。然而我的一己认识并不能改变什么,我只是觉得与父母的某些相处中,异常艰难。他们很多的观点在我看来是愚昧而且不清醒,他们的生活习惯与自我认识,在我看来是落后,而他们自己并不能深刻的认识,即使认识到也不会去修正,他们任其发展而不做自我反省和修正。
如果国内大环境无法得以很好的改善,将流失很多的人才,扼杀更多的有益的年轻人。
中国人很聪明也很复杂,中国人的生存很艰难。这个国度缺乏的营养要素是那么多。我看到九零后的幸福感要比当年的我们八零后要好,觉得很欣慰。在我的短短人生里,总觉得发展缓慢,然而拉长历史去看近几十年的变化,速度已是惊人。
社会的变更与交替,当时很多焦虑的声音如今看来都显得不那么突出,自然而然的,一些腐朽被淘汰。中国式革命与进程,改革与创新,路程其漫漫而长远,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和牺牲,以及各种新奇的事态和现象,与社会来看是进步,与个人来看,更需要自身的苏醒和把握。
教育不能让人成为被使用的机器,而应该是一个活泼的,有趣的,健康的,始终都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人,即使在阴雨天内心也有阳光和成长方向的自然人。
人不应该过早地内心死亡,不能做活死人,如果自我停滞生长,是一件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