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米兰在阳台沐浴,寒煞袭香,好物谁都爱。
看到一个短片《自杀热线》,反复看,用了半晌时间研究死本能,感觉有点抑郁了,其实很正常。还是要传播一下这个知识点:1、洋人向死而生,国人向生而死,所以国人谈死惧怕多一些!2、生死本能相互作用此消彼长,生是支持,死是回归。3、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这是一种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死亡本能"按照 弗洛伊德的学说主张,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而达冲动起初是朝着我们自己本身而发的。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要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生命由无机物演化而成,人从黑暗、温暖而平静的子宫而来。睡眠与死亡的境界与人所来自的地方条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开始,一种意欲返回无机状态的倾向随之而生,这就是死亡本能的来源。死本能包括向外和向内两个方向,向外是攻击、战争,叫对方死转化为自己需要的生。向内攻击就是自虐、自杀。4、爱是生本能、恨是死本能(反思下,近来诸事不爽,曾经出现外向死本能并且至今有持续,也曾出现向内死本能,大约几分钟。)
容易产生死亡冲动的9大场景: 1. 站在大桥上向下看滚滚流过的河水时。 2. 手中拿着锋利的刀时。 3. 在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向下俯瞰美丽的景色时。 4. 站在大马路边看奔流不息的车流时。 5. 在险峻的山顶向四处远眺时。 6. 当车疾驰在高速公路上,人在车内时。 7. 在面对一桌美味的食物时。 8.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看着潮起潮落时。 9. 屏着呼吸沉在游泳池底时。
争取建立一个干预机构,在我生活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