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还是想着要继续写点东西的,在电脑前坐了半天,写了又删,写了又删,怎么样把自己的感觉给完整的用一个个的字组合表达出来,果然没有那么容易,看别人写的好像闲聊一样轻松自如的文章果然不是自己嘴上说说就可以编出来的啊。什么都没头绪的时候,回忆是最靠谱了,不过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有些回忆了,目前最容易回忆,也是记忆最清晰的无外乎最近十年,要回忆哪段呢,这又是个问题。不过好在,一个偶然性事件,给了我一个方向,So...就有了下面这些
记不清是在2000年还是2001年了,应该是01年吧,那会儿刚开始用OICQ,认识了几个网友,偶然的一个机会,Q上的朋友让我去看她写的文章,于是我知道了一个叫S800的网站。我跑到学校机房一打开地址,发现是个现在的BLOG的网站,不过这个网站一直都是试运营的状态。当时很懵懂,觉得不错,就也注册了一个ID,自己弄了一个版面没事写点东西,学校里的事或者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叹什么的,玩的不亦乐乎。
也就是在这个S800我认识了一些ID,自己不会写也写不出什么东西,就整天看别人写的。我现在还能记得的ID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地下婴儿、青青子衿、寒烟翠、冷若冰霜、凌正红…也通过这个平台和一些人真正成为了朋友,不过先在能够联系上的也就仅有一个了哎。嗯,没错,说的就是你真伊同学 @果姨
我记得在S800待了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期间过了个年。时间太长记不住了,貌似是网站运营方面出了问题,反正就是断断续续上不了吧,没多久就在听说一蓑自己弄了一个网站叫胡杨林,邀请大家过去注册,于是乎哗啦啦一大群人就陆续的过去了,从那会儿开始都把胡杨林昵称林子,不记得林子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了,我应该是在林子开了有一段时间之后才去的。当时林子的界面就如同现在一样简洁,应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最开始也没有日记功能好像。因为那时候是定位一个文学网站还是啥来着,我也就只能继续潜水看帖,当时每天在线能有几十个就不错了,后来慢慢的人越来越多,终于突破了100,当时还发帖庆祝来着。林子经过初始磨合和高层变动之后,也终于慢慢稳定了下来。我印象中当时活跃的ID除了上面S800里面那几个还有:空山灵雨、小萧儿儿、荒漠甘泉、人淡如菊、亓官……
大学的假期老妈看我总泡在林子里,也过来瞅了几眼,也觉得挺不错,于是乎自己也注册了一个ID。老妈的热情比我高涨的多,而且写得文章都挺好,今年过年我看了一下,这么多年写的文章那是上百篇了。渐渐的也因为林子的人多了,没有了原来那种人少时候的宁静感觉,加上快毕业其他的原因,我去的越来越少。
在林子里面呆着的时候,通过音乐版知道了另一个我感兴趣的在榕树下的音乐BBS——音乐笼子,那里是帮爱音乐的人找歌的地方,现在我的硬盘里面许多的歌,还有好几张CD都是通过笼子找到或者看到推荐去买的。
今天的偶然事件就是我在豆瓣听电台的时候,听到了一首钢琴曲《DayDreaming》,一下就让我想起音乐笼子了。因为这张CD是我当时在笼子里面看到推荐,从中关村坐731穿了北京城跑到北广后门去找了半天才翻到的专辑。从买回来到现在我都一直在听,基本上睡觉前如果放钢琴曲的话,都跑不掉这首。本来在几年前,笼子就好像因为榕树下的原因暂停了,我那会儿还为没有了这个地方而惋惜。今天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又在搜索框里打了几个字,没想到居然发现笼子在几天前居然在榕树下重开了,兴冲冲的跑过去,虽然好像现在已经变成盛大旗下的网站,我以前的ID也不能用了,不过没关系,ID可以重新注册,重要的是之前关联在音乐笼子上面的时间和回忆,这样好像就是又回来了一样,是种感觉,我想你们懂的。
香香同学今天很难过,因为老家门前一棵和她同岁的樟树被砍掉了, 而她两个月前还刚刚回去看过,拍了照片带给她的父母看,两位老人家也都很开心,说起了当时的许多事情。我想,因为树没了,那种感觉可能就好像之前的许许多多回忆也随着树一起被破坏了一样,虽然记忆还在,可以用来参照记忆的坐标却没了,大概是这样吧。
很多事,很多东西,只有到它发生了,失去了,我们才会发现它的重要;原本好像不曾在意过的东西,居然会有如此的重量,事物如此,人亦然。
想每天都过的充实,热情的面对生活,管他或喜或悲,管他酸甜苦辣,这样才是全方位的记忆,这样也才能更好的回忆曾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