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本能与本能的“驯化”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5年05月05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61

  《游客》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瑞典电影。冲突的起因让人想起2008年5月12日那场地震后流传的一个故事:地震发生了,丈夫一个人跑了......
  
  也有将片名译作《本能反应》的,影片也正是在本能与情感、责任的冲突中展开、推进的。妻子耿耿于怀的不仅是丈夫在危险、让人深感恐怖的一刻撇下妻子和一双儿女逃了,让她深思的还有事后他对这行为的否认。度假期间,两个人,应该说是四个人都为此焦虑,痛苦不堪。丈夫反复强调的是本能,为此几近崩溃;妻子追问的是家庭成员的责任与对家人的爱,变得喋喋不休又咄咄逼人;孩子的恐惧源于担心父母因此离婚,逃避与拯救行为同时发生在年幼的孩子身上。
  
  丈夫失声痛哭:“我也是受害者。我是我自己本能的受害者。”(I am a victim too! I am a bloody victim of my own instincts.)孩子与爸爸相拥而泣,孩子们极力要求妈妈也加入......转机由此出现了。
  
  随后,他们进行了一个可以称得上是“行为治疗”家庭活动,一起滑雪。浓雾笼罩着的阿尔卑斯山上,丈夫开路,妻子断后,一家人缓缓地向山下滑。途中妻子受困,丈夫安顿好孩子,返身回去抱回了妻子。四个人坐在雪地上,相视而笑。一个完美的结局,电影似乎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了。
  
  让自己感到意外的是,故事继续着。在沿着陡峻行驶、车辆无法一次性完成拐弯的巴士车上,妻子害怕了,开始时是抱怨司机的驾驶技术,最后干脆冲到司机面前强行要求下车。除了她的一个女性朋友外,一车的人都跟着她下了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山下走。
  一群人在寒冷的傍晚向前走着,走在前面的丈夫的表情平静,步履坚定,这是电影结束时的画面。
  
  本能是生物的固有属性之一,对动物尤其是这样。当谈论本能时,那种出于私心的自我保护行为是不在其列的,因它是由人的后天形成的观念引发的。当讨论本能时,还有一个前提需要被明确,这就是本能与潜意识有没有区别。答案是几乎是肯定的,这结论被越来越多的研究反复证明着。
  
  这里自己想说的是,本能固然存在,且有着强大的控制力,但它们中的一些确实也是可以“驯化”的,影片中所说的本能就属于可“驯化”的那一类。虽说,这种“驯化”并不像影片所说的那样简单,然而它确实是责任与关爱在被本能围堵的境况下的出路所在,是人所以为人的希望所在。
  
  2015年05月06日11:15     [补记]  
    1、《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作者:陈新宇出版:广西师大学出版社。
  
  2、凤凰网读书会 :《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 --晚清民国法律人的故事》文字实录(第195期 2015.5.1http://book.ifeng.com/dushuhui/salon199/index.shtml
  

完成时间:2015.05.05 16:53:1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