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孩子遇到挫折后......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5年01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25

  U盘坏了,损失大了。找出古董U盘来,发现了两年多前的文字,存在这儿了。
  


2015年01月14日16:39     [补记]
    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挫折是指个体有目的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自己将在这个层面上,从沟通的一方——家长——这个角度,就“在孩子遇到了挫折后,我们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如何协助孩子克服或弱化挫折感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这一问题提供具体案例,作为反思,同时,供各位家长及老师讨论之用。
   在孩子遇到了挫折后,外界的介入被普遍认为是必要的。大量的事例也证明,恰当的介入时机、合理的介入方式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对减轻、化解孩子的挫折感也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家庭在这方面能够也理应有所作为。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家长介入所期望取得什么样的效果,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个人觉得,这目标由低向高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避免挫折事件形成挫折心理,这是我们作为家长在孩子受挫后干预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较之相对高一个层次的目标是,协助孩子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避免挫折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产生较长的影响。孩子能从受挫中吸取教训,能总结出经验来,能够进行自我调适,这种“放大挫折的积极作用,减弱挫折的消极作用”的结果是更高一个层次的目标,也是我们家长真心乐于看到的。
   孩子在遭受挫折后,通常都会的程度不同的情绪反应,如情绪低沉,沮丧,担心甚至会产生恐惧感。面对挫折,孩子的自我评价也会降低。自信心稍弱的孩子通常会下“我天生就很笨,天生就不如别人”等等这些涉及一个人智力水平和能力评价的结论来。这样“宿命论”的自我定位,非但不利于孩子进取心的培养与巩固,更严重的是它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借口,以天资不聪为理由拒绝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坦然“退行”。自己的孩子有时会突然问“爸爸,你是不是觉得我真的很笨?”“妈妈,为什么总有人说我没心眼?!”每每此时,我们便知道孩子遇到事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并渴望着大人对其“我能力低”判断多少予以些认可。
   另一方面,寻求支持,渴望安慰、理解与同情也是孩子受挫后会有的心理。这种需求同样很强烈,虽然外在表现因人而异。这点也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同样不可忽视的。
   上述所说,是我们家长与受挫的孩子沟通的认知前题所在,是我们选择适当方法达到目标的基础所在。
  
   一、不额外加压,人为地强化挫折感。
  
   面对已经受了挫的孩子,外界不施加额外的压力,是避免挫折事件形成挫折心理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被家长忽视的一方面。它之所以如此容易地被我们忽视,也主要是因为许许多多的额外压力是以爱的名义,是以给孩子提供行之有效的避免挫折再次发生的建议的名义进行的。
   回想自己在孩子受挫时与其的对话、交流的方式、内容,反观自己对孩子的爱和以往给出的帮助孩子克服挫折感的诸多建议,常会有后怕的感觉,也常常感到惭愧。因爱中缺少了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缺少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准确把握,缺少了温情与柔软,也因关于如何对待挫折的建议的片面,因它们大多是夸夸其谈而不具多少针对性,直到今天,面对挫折,孩子也时常是“欲渡黄河冰塞川”、“拔剑四顾心茫然”,没能很好地掌握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化解它的能力,也还不能很好地从中获取激励与动力。
   回想自己曾经给孩子的建议,其片面性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 、只看结果或是偏重于事情的结果,不询问、不了解事情进行的过程,上来就数落孩子。
   2、只强调主观因素的作用,忽视甚至无视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开始就讲“如果当初如何如何,这次是不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3、不区分情况,不论前提地进行简单地比较,一开口就是“某某怎样就做到了呢?”、“不是还有人避免了(不好的结果)吗?”
   4、不完全知晓事件对孩子的意义所在,想当然,以成年人的观念看待问题。说者与听者不能很好对接的话,对牛弹琴可以暂且不说,孩子会不会认为这又是在变相批评、指责他(她)呢?
   所有这些,难道不是额外的压力吗?它不仅没有起到化解的作用,引导孩子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相反,人为地强化了孩子的挫折感。
   重视避免挫折事件演变成挫折心理这一问题,是基于如下的观点得出的结论:挫折心理,会有相应的认知模式伴生。这类与挫折心理相关的认知模式的特征之一是拥有它的人更容易看到事情消极的方面,更倾向于调动、组织消极资源为决策服务,“人更容易被各种负面情绪困扰”。换句话说,有挫折心理的人可能更容易以消极态度为人处事,他们中的一些遇事选择回避、逃避可能性变大,另一些人身上则有高于正常人的攻击倾向。
   挫折心理一但形成,改变其的的过程常常是缓慢的,长期的。
  
   二、允许孩子宣泄,对有自我压抑倾向的孩子,要引导孩子宣泄。
  
   既然我们认为挫折是事出有因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那缓解这种紧张状态,疏解情绪也应成为与受挫后孩子交流、沟通的应有之义。
   家长们也许还记得玉树地震中的那个小男孩。震后的救灾阶段,这个小男孩在帐蓬中穿梭帮助医护人员做些小事情,这个“快乐又活泼”的乐于助人的小男孩的事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在记者要求他对着镜头唱个歌时,他却失声痛哭起来……
   这个事例值得我们关注并进行反思的地方在于孩子表现出的快乐与活泼,是在巨大压力下的表象,那个“受了伤的他”被掩盖在了这之下。失声痛苦使他回到了现实之中,哭是宣泄的开始。媒体的介入,大强度对其乐于助人事迹的报道实际上部分阻断了孩子宣泄情绪的通道,也许,这也对孩子从巨大的压力下慢慢走出来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作为成年人,这事让我们感到惭愧的地方还在于我们太注重自己的职责与目标了,竟然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使得对孩子的关爱与救护的良好初衷偏离了轨道,甚至形成了新的伤害。
   宣泄期望达成的目标是让受挫的孩子从紧张状态与最初的情绪反应中走出来,卸下包袱,只面具体的事件。
   宣泄也是自我减压的过程,它是通过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转化工作。有些人的宣泄可能比较平缓,比如与人诉说,说现在的事,也说以前的事。又比如一个人絮絮叨叨,没完没了。也有的人宣泄的方式比较激烈一些,比如与人争执,甚至是咆哮。再比如有的人有毁物行为,对人对物进行有限度的攻击。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前者,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是有益的。倾听孩子的诉说,是愿意与孩子分享挫折感受的表现,是孩子获取心理依靠的关键一步。碰到后一种情况,家长也不必表现出过度的恐慌或愤怒,在不伤及孩子的前提下,容忍度越高越好(个人之见)。
   没了对父母责备的担心,没了父母求全心理带的压力,附在挫折事件上的情感色彩去掉了,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相对平和状态下的孩子可能更容易与父母对话,听取家长对事情的分析,更乐意一些地向父母倾诉自己在事件中的感受,注意力更容易聚焦在事件本身上。这些也都为家长与孩子一起“就事论事”提供了基础。
  
   三、不回避,不放大,引导孩子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
  
   2012年04月17日的《 中国青年报 》有篇名为《带着父母去上学》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文中援引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心理研修室研修员朱虹的话说:“家长们更应该做的是跟孩子分享他遭遇挫折时的感受,找出事情积极的一面,整理出其中可控和不可控的环节和因素,引导孩子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让他们看到自己从中收获了什么,‘这才是成长’。如果不帮孩子做积极正面的情绪转化,而是给孩子增加消极负面的感受,日积月累,可能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通常说的要用(挫折的)事实教育、引导孩子,寻找其中积极的一面以增加孩子的信心,从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会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有效益于孩子自己对技能、方法的重视与甄别。
   然而,对“挫折是人生宝贵的财富”这一观点,要慎用,至少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提及,尤其是在孩子受挫的时候提及。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件和相应的分析,不用它来激励受挫的孩子也无妨。
  
   四、关于孩子的,关于家长的
  
   挫折与孩子的抱负水平直接相关,也与孩子的心理水平密切相连。这是关于孩子的。
  
   论及我们自身,我们的人生经验,知识与素养,价值观念与人生观念,同我们协助孩子化解挫折感时所采取的方法密切相关。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供各位老师和家长评论、指正。
  

完成时间:2015.01.14 16:35:2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