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有点悬

写作者:胡杨林边的看客     日记本: 幸福依然在路上

日期:2015年01月1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35

  1、《X D D尊儒,儒家如何应对?》,是对《原道》20周年纪念活动的文字报道。网络标题是《“招安”?招吗?》。
  纪念活动一开始, 清华大学教授唐文明插话说“20年后可能招安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话匣子就此打开。
  (http://news.ifeng.com/exclusive/lecture/special/yuandao20/#_www_dt2)
  
  2、《传统儒家无法面对现代世界》,是高全喜最近的一篇文章。作者敏锐地指出,当下的语境正构成了“现代儒家的历史时刻”,是对新儒家们的新考验:依附重新包装了的权力,还是坚持自身价值,即独立。
  (http://edu.ifeng.com/a/20150104/40929756_0.shtml)
  
  招之必须来,挥之又必须去。这是权力逻辑“创造”了和创造着的事实情境。所以,觉得不仅是所谓的新儒家们,前期钦点的网络红人们,还有招之不愿意来,挥之又绝对不走的人们都有点悬。
  
  
  


2015年01月14日10:06     [补记]
    不争论,其弊端至今愈加地明显,且已成为了当前处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觉得,不论当初是出于何种目的,有着怎样的现实考量,提出这样一个要求都是不恰当的。其本身就是强人话语的反映。
  
  有那么着急吗?有了争论真会错过所谓的机会和时机?说这些的时候,得到最多的评语是不懂 政 治。自己觉得是这评语偷换了概念。权斗如就是 政 治 的话,不懂又有何妨呢。
  
  目标可以不争论,人们共同的期望其实是没有必要争论的,承认就行,怕就怕否定它们,怕就怕人们在寻求它们时被类似于“止乎礼”的强力禁止了。
  
  那实现目标的手段、途径是不是也不要争论?现实再次证明,不经公开讨论就采用的手段和途径一定会造成剥夺,一定会成为私器,进而危害公众的。
  


2015年01月14日11:56    阅读记录 [补记]
    《回到过去,治愈未来》 (本报记者 张莹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14日)
  
  探索、讨论性质的文章。

完成时间:2015.01.14 09:19:3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