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河 谷 的 风
 ——读文超万先生诗歌之断句
 
 ——整理电脑资料的时候,找到被自己遗忘太久的一篇未曾写完的关于超万先生的文字。暗暗责骂自己的不敬和怠慢。就这样笨笨地发在林子里,当作自己一个检讨吧!
 (1)蝶儿蝶儿,飞……
 那年,文先生的邮寄,俺期待了有些日子才到。那是他的沥血之作——《多梦的黄土多情的水》。酝酿诗集题名的时候,听说俺有幸和西部诗人马兆玉先生一起被文老征求过意见。届时,俺在胡杨林文学网站的《文谈天下》版块做“版主”。这是文老谦请的原因。胡杨林是文老诗作的一块重要的园地,很有些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在默默赏读他的作品。俺也其中之一。
 两只蝴蝶
 干成草叶儿
 谈论的
 仍是春天
 不晓得什么时候,这样看起来似乎平直无味的诗句就悄悄地飞进《文谈天下》的版块来了。走进作者的ID,见有着稚若童子般笑容的作者的照片,哑然:是个不老小的老人呢!先就心生敬意,于是,尊称“文老”。
 随着一只只“蝴蝶儿”翩翩飞进版块,文老诗歌以它独有的韵律,浓郁的乡音,赤子般的情怀,丰富、灵动飞扬的想象力,越来越让人耳目一新! 听:
 拱出地皮
 先长出马的耳朵
 听懂了春的声音
 然后,飞蹄扬鬃
 千里驰骋            ——(草儿的耳朵)
 原本纤纤弱弱的一些草儿,因为“听懂了春的声音”,便千里万里的驰骋,绿满原野,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那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也是诗人一颗不老的心在搏击:咚、咚、咚……
 (2)爷爷的辈分,孙孙的诗
 文老的诗作总飘散着乡愁,圪圪弯弯,浓到无法化解;杜鹃啼血,喑哑到压弯了山的脊梁。走在山路上:
 “学着炊烟的样子
 圪圪弯弯的小路
 飘在山间
 
 学着山路的样子
 袅袅娜娜的炊烟
 铺在蓝天
 
 踩着山路
 远离了童年
 拽着炊烟
 漂泊在天边
 
 山路是我的脐带
 连着母亲的心坎
 炊烟是我这风筝的长线
 拴在故乡的碾盘 ”……
 谁说空谷幽兰无人识,应和还待老后生。一颗童心、一颗不老的赤子之心,文超万老人以爷爷的辈分,“给海子扫墓”哩!赤着脚,想必是颤颤巍巍的,怯怯道来:
 “你走了
 我们才认识
 捧起你的诗
 才知道
 几百年前早相知
 
 我拿生锈的镰刀
 割你种下的新麦
 大白天
 学唱你的夜歌
 
 沒拣到
 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鞋子
 我和黄河赤着脚
 来向你报告
 诗的好消息”
 “黄河谷的风啊,生下来 ,就不知停歇 :
 把圆月,吹瘦
 把星星,吹灭
 把石头吹成沙粒
 把孙孙吹成爷爷
 
 黄河谷的风啊
 一领飘扬的溢血红绫,它要
 把大地抱着的半个落日
 吹成坡头上一座诗歌的孤坟……”
 
 文老的思絮绵绵延延,和着黄河谷的风时而咏叹,时而呐喊,就这样,风筝线拴在碾盘上,不断地飘扬,散射着生命的光彩……
 衷心祝福文老:身体康健,诗龄永继!
 
 
 
 
 
 
 
 2014年06月13日12:45     [补记]
 
 既然是个检讨,就丑丑的,不怕!
 
 
 
 
 2014年06月13日12:56     [补记]
 
 
 等俺不为生机忙碌时,静下心来,好好写一份“检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