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胡杨林后,明白了拥有心灵的家园是多么重要。从此,我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灵魂的某个归宿。几年下来,断断续续地写,虽然根本不算勤奋,但也从未停止过。
自从开通了QQ空间后,是不是也将我灵魂的这一扇窗口关闭了呢?我不知道。但显然地,我对文字的依赖越来越弱。以往一段时间不写字,总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但现在,我已习惯了让家园荒芜。只是私底下在日记本记下一些感喟。
曾喜欢好几个博客写手的文字,现在偶尔也还会去串门。但他们的博客,也已经很久不更新了。有人大概是彻底放弃了;也有人是用微博代替了博客,那天看韩寒的博客,看到他写:“后来各种社交网站带走了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这两年也被各个门户网站的微博带走了。我左边的链接里全是一两年没有再更新过的朋友,不止是人走茶凉了,茶都干了,只剩下杯具还放在那里,估计大部分连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都忘记了。”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少的人能耐着性子去经营博客。望着仿佛人走楼空的旧地。心底总是隐隐有一片的遗憾与落寞。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当初在这里留下文字,也是因为我愿意将生活的点滴,岁月的感怀,思想的沉积,或喃喃自语,或与人分享。我想,绝大多数的人,当初在这里写东西并非是为了当作家,而是借助文字,进行着心灵的呼应,情感的交流,思想的交锋,我想,仅为了那点点的惋惜,也许,我仍不会舍得放弃文字。
对喜爱事物的坚持,仿佛已是责任一般。就这样,在时断时续中,我又回到曾经的家园,留下了自己生命的一丝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