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向善,慈悲为怀。即便是罪恶,也须以悲悯心看待,以爱心化解,决不简单以报复或杀戮作为报仇雪恨的手段——这是我看了新版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后的感悟。
以前看老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老版西游记是最忠实于原著的),我与大多数观众一样,为唐僧的不近人情赶走孙悟空,十分不理解,为孙悟空打死妖怪叫好同时也因为他得功没得奖励反而被唐僧屡次责怪,最终将他赶走,而替他抱屈。
新版剧中,白骨精被演绎为屈死的冤魂,在唐僧看也是应去悲悯它,超度它,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简单打死则可。
唐僧提到悲悯之说,他赶走悟空,是因为悟空不能理解佛的慈悲为怀的思想,不能拥有悲悯情怀。我以为此剧思想深度便在于此:用悲悯情怀去看这世界的一切,包括罪恶,并宽宏大量地去原谅感化,即我以为的超度。
悟空也极其悲怆地提到了罪恶之说,认为如果像唐僧这样去做,未及超度罪人,自己已先死于恶人手下。(由此又想到了电影《少林寺》中赴身火海的方丈,当时的我只感受到方丈的不怕死,现在更理解了他的悲悯情怀,他想用他的死换得敌人放下屠刀,放弃杀戮。)
有一段时间,在我的思想中也曾矛盾于对罪恶是否有必要悲悯相待,对于仇恨是否应睚眦必报?
看这世间多少爱恨情仇在“现仇现报”、“此仇不报,誓不为人”的诤诤誓言中因因相循乃至演变成越来越多的罪恶。于是乎一个仇恨硬生生地跟随一生,时时咬牙切齿,等待时机;或者一个人的仇恨演变为一个家族的仇恨;或者某个利益集团的仇恨鼓吹为整个民族的仇恨。
再比如像纳粹集中营、南京大屠杀这些罪大恶极的反人类罪行,常听到许多正义之士愤青之流呐喊要消灭德国与日本,是不是消灭德国与日本,这些仇恨就报了,就没有仇恨了?想来绝非如此!只怕如此一来,所谓的正义不也演变成为暴力?而暴力绝不该成为统治控制这个世界的手段。再说如此报复来报复去,世界何时得和平安宁?
一味简单鼓吹仇恨,妄图通过杀戮消灭罪恶,表面看,也许能起到暂时惩戒作用,但我以为,用悲悯去感化人远比以暴力去惩戒人的效应深切得多!所以对于仇恨或罪恶,我们还应有悲悯之心去超度,使之立地成佛,回头是岸。这才是大智。简单杀死,只是一时,不得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