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摘录

写作者:雨莲     日记本: 窗前明月光

日期:2012年11月27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294

  1、王开岭对宗教心灵的注解:
   宗教心灵,未必是信徒式的,我更倾向于那种有“宗教感”、有宗教意绪的心灵状态。但宗教力量也有缺点,它就要通过让人敬畏(“惧”)来劝导善良,所以我希望有一种更广泛和主动的爱的意志,通过愉悦的“爱”来让人上升,就像史怀哲先生的那种爱,它超越狭隘和世俗神学,是从里向外散发的一种气息、一种温度、一种没有外力逼视的内心秩序,从而让灵魂更舒适,也更容易秉持和传导。
  
  
  2、史铁生说“佛”
   我既非出家的和尚,也非在家的居士,但我以为对佛一向是敬重的。我的敬重在于:我相信佛绝不同于图贿的贪官,也不同于专制的君王。……在我想来,佛是用不着恭维的。佛,本不是一职官位,本不是寨主或君王,不是有求必应的神明,也不是可卜凶吉的算命先生。佛仅仅是信心,是理想,是困境中的一种思悟,是苦难里心魂的一条救赎之路。
   这样的佛,难道有理由向他行贿和谄媚吗?烧香和礼拜,其实都并不错,以一种形式来寄托和坚定自己面对苦难的信心,原是极为正当的,但若期待现实的酬报,便总让人想起提着烟酒去叩长官家门的景象。
   我不相信佛能灭一切苦难。我想,最要重视的当是佛的忧悲。常所谓“我佛慈悲”,我以为即是说,那是慈爱的理想,同时还是忧悲的处境。佛因苦难而产生,佛因苦难而成立,佛是不尽苦难中的一种信心,抽去苦难佛便不存在了。佛并不能灭一切苦难,即是佛之忧悲的处境。佛并不能灭一切苦难,信心还成立吗?还成立。落空的必定是贿赂的图谋,依然还在的就是信心。信心不指向现实的酬报,信心也不依据他人的证词,信心仅仅是自己的信心,是属于自己的面对苦难的心态和思路。这信心除了保证一种慈爱的理想之外什么都不保证,除了给我们一个方向和一段路程之外,并不给我们任何结果。
  
  
   自己也曾对这些有过相关思索,也产生与他们类似的想法。借用他们的表达,摘录下他们的语句,表示我对他们思想的赞同。
  

完成时间:2012.11.27 21:59:0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