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案
执笔人:逄增艳 审核人: 授课时间 10月29日
课题:《山市》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山市的形成(是以什么为顺序的?)及神奇壮丽的幻境(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4、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山市形成的各个阶段。
教学难点: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养成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你了解蒲松龄和《聊斋志异》吗?
蒲松龄(1640—1715),字_______,一字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居士,世称__________。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了一部__________《聊斋志异》,共收录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说为主,此外还有散记特写、随笔寓言等,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
2、给划横线的字注意。
奂山( )青冥( )飞甍( )高垣 ( ) 睥睨 ( )
霄汉( )逾时( )倏忽 ( )连亘( )市 肆( )
三、研读课文,解疑合探。
1、 作者描绘山市奇景的变化,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写的?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2、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练概括。
3、“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
四、学生质疑,合作再探。
每小组针对文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处,之后各小组再交流解答。
五、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但随着科学日益发展,人们通过科学不断解密各种自然现象,但人类还有许多未破解的自然之谜:人类始祖是恐龙吗?树的年轮之谜 ? 人类的智慧从那里来?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外星人来自何方 ?••••••读完这则材料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