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风筝导学案

写作者:细语无声     日记本: 岁月清风

日期:2012年10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60

  金州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案
  执笔人:逄增艳 审核人: 授课时间
  课题:《风筝》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生字词语。
  2、自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划分层次,推断文章的叙述方式。
  3、小组交流讨论,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归纳文中人物对待风筝的态度,推断至少两条文章主旨。
  4、独立思考,针对文章主旨谈谈个人的感受。
  教学重点:归纳文中人物对待风筝的态度,推断至少两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936)本名____,浙江___人,伟大的____、____、____。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___、___、《故事新编》、散文集____,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三闲集》等。
  本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选自____集____。该集共收作品23篇。
  2、给加点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伶仃( )( )憔悴(  )( ) jué( )别 点zhuì( )xián(  )恶 sè( )缩 苦心孤诣(  )虐( )杀 宽恕( )
  二、整体感悟 判断正误
  1、《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
  2、本文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 )
  3、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二)了解目标,明确任务
  (三)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要求扣住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进行概括。
  这是一个( )故事,
  表达( )感情
  2、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采取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
  
  
  (四)合作探究 归纳主旨
  1、在文中圈出事件前、中、后表示“我”和小弟的动作、心理或神态的语句,把关键词填入表中。总结人物对待风筝的不同态度。
  明确:
  人物 事件前——第三段 事件中——第四段 事件后——剩余部分
  我
  小弟
  2、讨论:
  ⑴、哥哥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⑵、弟弟前后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3、归纳本文主旨:
  
  
  (五)延伸迁移,联系实际
  学完本文,理解文章主旨,请你——
  1、说一说,你想对文中的哥哥、弟弟,对自己的父母、老师说些什么呢?
  2、写一写,请把你想说的话,写成一段话,要求不少于150字。
  
  

完成时间:2012.10.13 20:39:5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