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中学七年级上语文学案
执笔人:逄增艳 审核人: 授课时间 10月9日
课题:《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生字词,理解本文抓住济南冬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
2、朗读课文,品味赏析文章优美段落,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
3、掌握写景散文的描写方法,在写作时仿效借鉴。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抓住济南冬天特点描写景物并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赏析文章优美段落,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
教学难点:
掌握写景散文的描写方法,在写作时仿效借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巩固新知
1、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人,现代著名作家,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__________”称号。其代表作有小说__________、_____ _____,话剧__________等。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贮( )蓄 镶( )边 发髻( ) 水藻( )
看( )护 济( )南 澄( )清 伦敦( )
三、自主学习 文意理解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看“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语和短语中,哪一个最适合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请用这样的句子说话:
济南的冬天总特点是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天时描绘了四幅画面,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精段细读(精读第3自然段)
1、学生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交流层次划分。
2、对这段文字进行诗意的“画面命名”。
3、画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4、欣赏“带水纹的花衣”的表达之妙。
5、你认为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一个美妙之处。
五、总结反思 方法提炼
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1)抓主济南冬天的特征,准确描画。
(2)运用恰当的修辞,安排好描写顺序。
(3)情景交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六、实战演练 仿写训练
题目:《家乡的秋天》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家乡的春、夏、秋、冬,美得让我们陶醉,只要我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特征、运用修辞、安排顺序、情景交融,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