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家长会了,为了让家长朋友能够准确明了新学期语文教学的要求和语文素养提高的教学措施,我让孩子留下了教科书和所有的作业。布置孩子只写日记一篇,题目就是《爸爸妈妈去开家长会了》,可以写父母开家长会后自己的心理活动,可写独自在家的学习安排甚至自己所做的其他事情。
批阅孩子的日记,完全沉浸在了孩子的喜怒哀乐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日记中陈述父母走后自己的忐忑不安,老师会说什么呢?会不会给家长告状,自己最近这些日子那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会成为自己的罪状,要是老师只讲自己的优点,就不会吃“皮带炒肉”,“男女混合双打”了,甚至祈求上苍,要么停电,要么时间飞转,让老师来不及诉说自己的不到之处。为孩子的忐忑不安,也为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会存在的问题而忧虑。难怪孩子会如此惧怕家长会,家长参会后怒火中烧,不去反思自己在平日管教中的失误,不去思考应该怎样心平气和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是一顿严厉的苛责,狠狠的毒打,发泄内心的愤慨,完成家校联手为孩子茁长成长披荆斩棘的护航作用。祈望一顿打就解决教育中的诸多问题,是否轻率?教育是否太容易?我们的老师,是否也存在家长会成为告状会,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甚至把缺点放大化的倾向,出发点是希望让父母更多的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毕竟孩子对于父母本身来讲那是100%,而对于班级来讲不足2%,殊不知因为咱们的一厢情愿,孩子成了父母发泄郁闷的工具,孩子自然惧怕家长会。高天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原本,妈妈要去开家长会,可是上次因为我的作业没有做完,老师打电话批评了同是老师的妈妈。妈妈觉得不好意思去见老师,只能让爸爸去。也是,谁让爸爸那天没有督促我按时完成作业呢?”父母是多么无奈的来开家长会,教师对于孩子没有做完作业的处理方法多么的简单,教师和家长缺乏彼此的信任和沟通,他们还没有形成统一战线,一荣俱荣,只为个体的面子而忽略孩子的长远发展。“老师要是在家长会上不要因为上次我没有做完作业而点名,我就不会挨打了,她要是能说我查资料的事情该多好呀!”孩子为了应付父母的粗暴行径,都已经深谋远略早早的想好对策了,我们是在培养知识、能力健全,身心健康的接班人,还是在造就阴奉阳违,见风使舵的伪君子?所幸,我向来没有在家长会点名批评家长的陋习,没有给家长难看的拙笔。所幸,我正如高天祈望的那样,为了讲清楚让家长充分帮助孩子利用互联网形成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时,表扬了高天同学。他也正如自己诉说的那样,因为我的表扬他免除了一场暴风骤雨。
还有二分之一的孩子畅想着父母是怎样认真的聆听,自己是如何有序安排读书和写字,等待家长回来的情景。感谢这些孩子的家长,能将教育看成水,能让孩子轻松自然却很有目标和方向的远行。
还有六分之一的孩子,无所事事,写自己因为没人管理而开心的上网,看电视,约小朋友在家做游戏。
开心的是孩子们已然纯真,能够真实的书写自己的所想所为,沉重的是如何改变家长会给予孩子的恐惧和担心。这不仅需要教育管理者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仅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变家长会的惯用措施,创造性的利用教育资源,调动家长支持教育的积极性,更需要我们的家长朋友在这个全民浮躁,物欲横流,“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价值观失衡的社会中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学会帮孩子和孩子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