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西北行13

写作者:胡林.山风     日记本: 有痕的风

日期:2012年09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06

  新疆•乌鲁木齐
  
  怪异——大河干涸小河水涨
  大河干涸小河水涨,这一怪异的现象,是我们在去游览天山天池的旅行路上发现的。因为是周末,天气又好,加上这个季节或许又是游玩天山天池的最佳时期,来此的游人更显得特多。天山公园管理处门前的广场上几乎摆满了大小旅行车和私家车。站在这里对着天山的方向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太阳照射下显得非常耀眼壮丽的博格达雪峰。少见多怪的我们有些激动,——那里就是我们又一个久仰而即将要走近地方吗?亦然亦非然。
  待进入管理处大厅验了门票,熙熙攘攘等侯上山的游人,用人头攒动、接踵而至来形容也不为过。在这里我们浪费了半小时还多的时间才挨上坐往天山天池的专线旅游大巴车。约莫一个小时的路程,路两旁的风景有了明显的变化。眼前不再是干旱的荒漠和乏味的戈壁,而代之的是绿树和胡林,是山峦和灌木,继而看到了流动的水。那水——地导对我们说就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是她们的生命之源。始前我们还不怎么注意那条静静的水流,但是随着游车的深入,越是往深处走就越发察觉它的不同。——河床是由大到小的,而弯延清澈流淌的雪水则是由小到大。这种景状,在我们南方这边怕是无法想到的,因为我们这里越是源头的地方,流水就越小;越是远离的地方流水就越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就是这个道理。而这里则有悖常识地改变了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你看从宽处的细流、平滑,到中间的丰泽、汩汩,再到源头的汹涌、湍急,无不体现它“怪异”的味道。面对好奇的我们,地导就对我们解释说:那水是从雪山上溶化下来,积水成湖,湖满而外泄,再流向远方,润泽土地和百姓,因而出现了越是起源近处水就越显得大,越是离源头远的地方水就越显得小,甚至于在干燥的河床上消失的现象。当我们似懂非懂地明白这个推理之后,我却不免产生出一种奇怪的想法:天山脚下生活的人们及人们生活的村庄和城市,如果某一天天山上的冰雪不复存在了,某一天只剩岩石、不再有雪水流下了,那该如何生存呢?也许我杞人忧天了,也许这根本就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的确又不得不让人去萌发那样的联想。——但愿雪山雪水是永恒的,也永远有这“怪异——大河干涸小河水涨”别致而美好的景象存在着、延续着……。
  

完成时间:2012.09.12 08:58:4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