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人挪活,树挪死”,我们自打乔迁没见得喜,倒是只感觉别扭了许多:原来的住处位于城中心地带,想办啥事,抬脚下楼一条龙都办了,而且,哪里的鸡味好,哪里的猪路蹄炖得最烂,哪个人的豆腐最嫩,哪里的馒头最香,我能倒背如流。来到这里可好,交个话费要走五百米,买点油盐酱醋要跑近千米,想坐车吗?最好跳墙,否则你得绕正方形的两条边,一句话,从搬来到现在已两月有余,我家平常最爱吃的豆腐是一块也没买到过。
倒是听说这里也有大集,可是因为工作忙yilaoyongyi也没时间赶集去,下班回来又不愿意再长途跋涉去买菜,最后我和女儿想到一个一劳逸益的办法:每个星期天,我们娘俩就拿上足够多的袋子,坐公交去市里的大超市选两大背回来,常常是把东西费力地拎上车,就腰酸腿痛得再也不愿动了。
有一个周日,我们照例像人家不要钱了似的大背小背地背上车,车上的人好生拥挤,我连个放东西的地儿也找不到了,费了半天劲总算从前门挪到了后车的位置,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发现了个放东西的好地儿——后门前方坐底下,有一处不小的空地,我快把拎得手疼的包放到空地儿上去,这一包有十多斤重,放下包我躲开开门的位置,上了后边的高台处,恰好有一位朋友下车,我竟然还能坐一会儿!
又过了两站地,女儿也坐下了,恰好就坐在我包包正上方的位置上,我放心地倚靠在坐位上,想眯一会儿,车也到了大站——几乎每躺车到这儿,人都能下空了,这个站点时间也分外长,人下了半天才见车门口透光——不好!坐下面的包儿不见了!
“谁拿错包儿了?”我对着车外喊,不见有人回应,“不对,刚刚还在这儿……”
“是不是一个绿色的包?”司机问,“往对面找找。”透过车玻璃,我一眼看到我那个沉甸甸的包正拎在一个老太太的手里!
“对不起,请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我跟司机打了个招呼,便飞跑过去,那老太太正笑得开心跟老伴说着什么,我冲上去不由分说一把夺回自己的包来,问她:“您这一把年纪了怎么喜欢拿别人的包?”在我的猛力抢夺下,她也不得不松了手问:“这是你的呀?”
“甭管是不是我的只要不是你的你就不该拿!”考虑到车还站在那里等我,不能耽搁别人的时间,我就飞跑着赶回车上。
“她都走了,又返回来拿的这个包,我还纳闷她干嘛呢?”司机说,“你一说包丢了,我就怀疑是她拿了。”
“她一定以为是别人落下的,没人要了”
“别人落下的也不该拿,你给她两下子她都得捱着……”车上说什么的都有。我在想,那老太太已经够没面子的了,当时下车同行的人那么多,人们都不认识我,可不一定不认识她呀,让人家气冲冲地从手里夺了东西就走,别人会怎么看她?更何况她老伴也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