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花开见佛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2年05月20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601

   世人重形式,于是大小寺庙的泥塑金身的偶像前多香火旺盛,无论宝相庄严的佛还是狞恶可怖的金刚。
  
   有人茹素禁欲清苦地修行,有人竹杖芒鞋一钵一盂云游四方,有人却酒肉穿肠,以癫狂痴语行走街市人群----得道的途径因人而异,释迦摩尼婆提树下参透,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得道----然而无论如何总是殊途同归。
  
   佛法,在我理解就是通过世间万物达到内心的平和安然自在欢喜。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自然不语,造化众生,如一朵花开。
  
   一粒花的种子在土里,经历黑暗、压力、潮湿、闷热,如一世劫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似过去佛;
  
   终于破土而出,乘风沐雨,受阳光德泽,灼灼其华,以色、形、态、香愉悦苍生,如现在佛;
  
   及至花到极妍,香几近于无,风中辞枝,笑看绿叶繁盛,新果璀璨,无怨无悔,真未来佛。
  
   一朵花开,历三世佛缘,花何言哉?人自心中有悲悯感恩欢喜,花开即传道,得道而布施,用文字、笔墨、善行、妙语,便是发扬。
  
   又何止花开见佛?东坡有诗偈: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世间万物都在布道,人生尽是佛缘,只是慧眼未开,尘心愚钝,所以人总在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木讷中,不得其法。
  
   也有人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将自我情绪遭遇加诸于万物之上,让自然万物承载人世沧桑、恩怨情仇,见花朵朵若人间女子,看青山隐隐水迢迢都似自家情怀,歌咏描画而见个人性情故事,此一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固然诗情画意,云诡波谲,气象万千,但总是迷失在人性繁复中,难见佛法清净。
  
   我苦苦求索,衣带渐宽。
  
   每日看园中花开花落,听鸟语喈喈,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周而复始。今夏广玉兰又是一树硕大洁白的花,艳红的榴花依然在阳光下如火流珠,小径的石缝裂痕处都是青青草迹,绿地上的斑鸠还是那么悠闲丰腴,梧桐树里依然流泻出百灵婉转的歌声,不管我的脚步是疾是缓,是轻是重;不论我今天是从容还是焦躁,她们依旧。
  
  
   花到该开的季节都开了,鸟总是觅食它喜爱的食物,即使去年的风雨稠了些,今年的寒潮去得晚了些,左不过十天半月的差池,一样的烂漫,一样的无忧无惧。
  
   我静立树下,一朵玉兰花瓣倏忽落于头顶,又飘然而下,如一艘泊在绿波中的小舟。
  
   这花断不是去年那朵,但我相信这棵树一定以这样的形式寻找开化有缘人,抬头望见朵朵似莲花,似端庄微笑,心自一片清明。
  
  
   此刻,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却和混沌初开时不一样,山水皆有了透彻的灵性,花鸟也得了安静晴明的喜悦。
  
  
   王静安先生论学问三境界,绘事画语,莫不是在水墨色彩中求索,寻自身的安稳情怀。听心经,如暗夜里莲花静静绽放,度一些苦厄;看花开花谢,似绵延不绝的大悲咒,生生不息。
  
  
   佛在心中,何止花开见佛。
  

完成时间:2012.05.20 07:39:41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