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变化

写作者:阳光风雨后     日记本: 青苹果

日期:2012年05月13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725

  我是生在60年代中期,很幸运,出生后已经没有遇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所以,没有挨饿。但是那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很贫穷的。那个时候,人民币很少,所以,一分钱就能买到一颗糖。现在的孩子也许无法理解那首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的歌曲了。一分钱,在现在,不会有人去弯腰捡了。
  记得小时候,父母的收入不高,大概两人一共一个月大约是50块钱左右。一家四口人就靠这点钱生活,偶尔,还要给远在江西的爷爷或者是远在四川的阿姨寄点钱。所以生活不是很宽裕。那个时候,平时是很少吃肉的。一个月大概能吃上几顿肉就很不错了。
  但是那个时候的人民币能买不少的东西。有时候,去上学家里没早饭时,爸爸妈妈会给上5分钱,让自己去买早餐。五分钱能买到碗头菜瘦肉粥,或者是两根油条了。可是,常常不去买早餐,把这些钱留下来买零食吃,那时一根冰棒是一分钱到3分钱,3分钱能买到一根绿豆冰棍了。或者买些什么糖果之类的东西。
  不过那时工业品特别贵,一辆自行车要用掉家里几个月的全部收入,一块手表也是。所以那个时候家里有四大件的不多,算是很富裕的家庭了。
  其实,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成就是不可否认的,现在的中国人,大部分基本都是每顿都能吃上肉了,拥有汽车的家庭已经很多了。所以不管怎么样,社会是前进了。尽管物价很贵。在过去谁也不敢想象能拥有汽车。物质是大大的丰富了。
  总的说来,社会在进步了。就是思想领域也一样,现在的言论比过去自由多了。过去,谁敢说领导人的不是呢?
  可是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渐渐的变得空虚起来。这种精神的空虚导致了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多。再就是贫富分化太严重,也让社会变得两个极端,加深了社会的矛盾。
  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要重视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也要解决社会分配的问题。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健康发展。

完成时间:2012.05.13 23:50:14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