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做酒花絮

写作者:段惠敏     日记本: 让我们慢慢来

日期:2012年05月12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28

  对孩子们做酒进行指导时,我要他们自己选择对糖的使用量。做白酒的孙博文同学选择了不放。我没吱声,在心里偷笑。做到一半时,我故意对他说,“孙博文!你做的酒很可能出来之后是醋诶! ”
  
  孙博文立马急了,“老师!为什么呀!?”
  
  “那你上网查呀!”我指点他。
  
  旁边的同学告诉他说,“因为你做酒用的白葡萄酸啊!刚才你不尝了一颗吗?比这红葡萄酸多了,你还不放糖,还不做成醋醋啊?。”
  
  孙博文更急了,“老师!您这不害我么?我不干啊!为什么呀?别人都做出酒来了,我倒好,做出一瓶醋!还这么贵!30多块钱哪!”
  
  “那醋可不一般啊!是葡萄醋!多好喝啊!”
  
  “葡萄醋它也是醋,不是酒啊!?”
  
  “它可是美国葡萄做的美国醋啊!”
  
  “美国怎么啦?美国醋也没这么贵的呀?还不如直接花钱买瓶醋值呢!”然后改成撒娇的哀求语气,“老师!你就让我放点糖吧!我真不想做醋!”......
  
  看他真急了,我说,“其实,你做的才是真正的干白酒啊。看来,你还需要继续上网查资料,进一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干酒。”
  
  孩子们对做酒实验的热情异乎寻常的高,要上课了,还赖着不愿走。刚一下课,就一阵风似的跑到一堆瓶子前,一个个争着抢着找自己小组做的那瓶酒,然后一把抓到手里,仿佛是自己的孩子,怕别人抢走似的。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宝贝儿似的眉开眼笑的左看右看的看不够。让老师们都忍俊不禁,看着这群孩子发笑。晚自习时间到了,我催他们赶快回教室写作业,他们还不愿走,李苏幸同学告诉我,“老师!为了能在这儿多待一会儿,我们一节课就把两节课的作业做完了。你就让我们多待一会儿吧。”
  
  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平时晚自习怎么也要想办法多玩儿一会儿、学习效率极低的孩子们,为了这个活动,居然学习效率都提高了!
  
  我没想到的远不止这些。以前上课,我总觉得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差,而且不爱、也不会动脑筋想问题。这次活动中,我发现,其实他们的语言很丰富,思维敏捷,也很有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准备这次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保证质量,干酒都是当时摘葡萄当时就酿制的,几天的时间全县的酒葡萄就都做成干酒了。现在哪里也没有酒葡萄,怎么体验干红酒的制作过程呢?同学们提出来用鲜食葡萄代替酒葡萄,即“李代桃僵”的办法来做,这就体现了同学们的创新力。还比如在查找资料时得知,做酒时应保持25—28°C的恒温,而且,气温越高,发酵越快。可现在我们这里的气温晴天时才是13—22°C。有恒温箱最好,但我们没有。科学楼也没有。刘哲同学说,“实在不行,我搂被窝儿里去吧。”曹梦接着说,“还不把酒熏臭了啊!葡萄这么甜,你这么想吃,搂被窝儿去,你还不半夜都偷吃没了啊?然后还得说是老鼠偷吃的!……”后来,宋楠同学说,“嘿呀!老师!借你家小太阳烤它几天,不就得了?”我们的问题就这样被同学们解决了。
  
  做酒时,大家的兴奋、快乐之情溢于言表,又说又笑。我注意到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纯真灿烂,在我当他们老师的近一年里是不多见的。我当时就想,不管结果怎样,孩子们只要有这种积极参与的热情就足够了------有什么事情比让孩子们能发自内心的对美好事物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更可宝贵的呢?
  

完成时间:2012.05.12 16:46:55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