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无题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2年05月04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379

   民博园。下午的阳光炙热白亮。这些突兀的民国建筑,太新,没有时间的厚重感,又都还没开张,没有人烟,仿佛就没有了灵魂,没有故事。
  
   日光把我的影子投射到麻石地面,仿佛也蒸的在冒汗,有两对新人在拍婚纱照,有几个民国警察打扮的人骑着自行车巡逻,也有一些像我这样的游人,迎面走来几个西装革履的,大概是来搞投资论证的吧?整个园子,搜罗一下不会超过五十人。一座空城----文化和历史还没被构建的空城。
  
   走到庆余堂,扣了下门环,寂寥无人。想想白跑一趟不甘心,拨了他的电话。呵呵,请走后门!有点凌乱的展厅,人迹罕至,明式家具简约流畅安静内敛,以一种浑然朴素给人气定神闲的庄重,清高的风骨有点叫人活泼不得,仿佛每一张椅子条案上都刻着朱子家训,倒是那些禅椅卧榻,让人想起魏晋风流,却也疏狂的不食人间烟火。
  
   喜欢那些淡彩写意,带着春天的湿润芳香还有婉转的啁啾。太湖石人画,从来都是人物竹木的背景,作为主体凸显,还是第一次看到,恕我孤陋寡闻。以水墨的气韵生动表现太湖石的瘦漏透皱,仿佛透过柔光镜看一位沧桑老者,岁月磨去了棱角虚化了线条,那就是一条不息的生命之河,化干戈为玉帛,百炼钢成绕指柔。很独特的表现形式。
  
   扣木问花,原来花木同宗同源,在用心的构思中才能延续它们的灵性。创作者就是那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寻觅者,一定要经过百转千回,才能得一蓦然回首的灵感,呼之欲出的就是那在水一方的佳人!木逃脱不了作为器物的命运,而花也终将凋零,一定要有杜鹃啼血的虔诚,才能化平淡为神奇,经历时间的濯洗,光润如玉。

完成时间:2012.05.04 22:40:19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