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工作手记之 班主任工作发言

写作者:海裳依旧     日记本: 一瓣心香

日期:2012年05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1630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感谢大家给我这么一个的机会,与大家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但是在各位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同行面前,我感到自惭形秽,因为我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我的班主任工作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因此,在这只能说说我当班主任的一些感受。不当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一.班主任工作是琐碎而辛苦的。
   在座的每一位班主任都有深刻的体会,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学生思想瞬息万变。作为一班之主,事无巨细,从学生的为人处世到学生的穿衣吃饭都要顾及。班主任工作没有八小时以外,永远陪同在学生前行的路上。除了上班时间内有忙不完的琐事之外,下班后,总会接到家长不期而至的电话,晚上当你睡着了的时候,会被家长的电话吵醒,说小孩夜深了还没回家,要班主任帮着联系同学,看是否能找到线索;早上当你还没醒的时候,会有家长打电话来向你诉说小孩在家不听话了,要班主任加强教育;就是连吃饭的时候也不得安宁,有时吃一顿饭要接好几个电话。有一次,我在吃晚饭的时候,就有一个家长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小孩与家长发生了矛盾,要跳楼。要我马上去她家,这个时候,说实在的真不想去,但是既然做了班主任,这些责任就没法推卸,只好放下碗筷去学生家。我回想了一下,当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家长的大部分电话除了千叮咛,万嘱咐,要老师多多费心外,就是向老师诉说小孩的诸多不是,家长拿小孩没办法了,就把班主任当作救世主,不分时间场合不假思索拿起电话就往班主任那里拨,有的甚至说上半个小时不放话筒,叫人哭笑不得。从某种程度上说,班主任成了某些家长不良情绪的回收站。当班主任,身心俱累。
  
   二,当班主任要学会控制自已的情绪,爱护自己的身体。
  记得刚开始当班主任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处理事情比较刚性,尤其是遇到班级里比较调皮捣蛋的男生,一旦苦口婆心失效之后,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常常使出“以暴制暴”的手段。这种方法可能有时会奏效,但是通常来说,很容易招致学生怨恨,学生口服心不服,甚至故意跟老师抬杠、顶着干。把你气得半死了,他却得意洋洋地跟同学吹牛:“今天我又跟老师干了一场。”班主任一旦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冲突,以至两败俱伤。我们大可不必拿学生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为发脾气极大地摧残了老师的身心健康,老师们千万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不要冲着学生发脾气。黄帝内经上讲,生病起于过用。经常生气,就会导致肝气郁结,忧郁成疾。像我们这些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如果不注意爱护自已的身体就很难更好的开展工作。看看我们这些同事,都或多或少有点毛病,比较普遍的有大脑供血不足了;腰椎间盘突出了,颈椎有问题了,咽喉炎了;乳腺增生了等等。再去生气的话,对健康不利。再说我们这些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微薄的工资,仅仅能够糊口,一个感冒只要一进医院就要三四百,如果大病来了更是不得了,我们病不起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什么千万不要有病。有人感慨:生容易,活容易 ,生活不容易。
  所以,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事实上,只有你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你才能在面对让你厌恶的学生时,仍能面带微笑;而当你对学生暴跳如雷时,并不能表明你真的控制不了自己,事实上此刻的你也许心静如水。
  
   三。优化心态,不必凡事追求完美。
   既然我们当上了班主任,这是一下子难以改变的事实,与其整天的唉声叹气,抱怨班主任难当,不如改变自已的心态,把班主任任工作当作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老师也好、班主任也好,我们的价值是要由学生来体现的。优化自已的心态,这样会有助于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带着这些想法,看到违纪的学生就不会那么烦了,因为学生就是我的工作对象,如同司机看到汽车、农民看到土地,医生看到病人一样。没有理由去厌烦。老师教育学生与医生治病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与人打交道,一个是治身体的疾病,一个是治心理上的疾病。当病人有病的时候,就去看医生,我们从来没有见到哪个医生见到病人会生气,说你不该生病,而是对症下药,想办法治好病人的病,当然也有的病是医生无法治愈。我们当班主任也是一样,面对班上有那么一两个喜欢打架,三四个爱捣乱,甚至上课爱打瞌睡,不交作业的学生大可不必生气。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况这些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的学生呢?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对这些十几岁的学生所做出的事情就觉得很正常,因为他们年轻,一切皆有可能。有了这种心态,最起码的是在教育一个犯错误的学生时,就会比较理智,不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行,也就不会把学生对象推向对立面。会想方设法去教育学生,当然对于个别的学生我们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像医生无法治愈癌症病人一样,毕竟教育不是万能,这样我们也不会为哪些无可救药的学生而过分自责。
  
   四.改变工作方法。
     我作为班主任,心态改变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工作方法的改变,下面就说说我的改变。
   1. 多褒少贬。
   以前我教育学生的时候,批评总是少于表扬,因为我笃信严师出高徒,但是我发现有时候学生并不领你的情。甚至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我从毕淑敏说过的一个故事中受到启发:说的是她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清的浓度调得柔和一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决定改变我的教育方法。
  
   我经过仔细地观察,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而且很听孙部长的话。原来孙部长最擅长于表扬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想,既然表扬和批评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班主任工作中,为什么不多用表扬而少用批评呢?好话总是容易被人听进去的。在一个乱糟糟地课堂上课,为了整肃课堂纪律,可以采取两种方法。前一种是训斥不守纪律的学生。后一种是表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学生,特别是成绩差还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学生。我发现,后者产生的效果好于前者。古话说得好:“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确如此。
  再看我们成年人,也都喜欢听人家的好话。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于是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尽量地多用表扬和奖励,少用批评。
  怎样去表扬呢?我想了一个办法,把班上的好人好事,表现好的学生,考试成绩突出的学生的相片做成图片设为班级电脑桌面,不定期地进行更换,每天老师上课一开电脑就能看到。这样在表扬一个学生时,在学生中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能上电脑桌面的学生以此为荣,没能上电脑桌面的人也有关注着那些人的一举一动,也希望有朝一日能上去,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现在学生发现桌面上的某个学生做得不好时,会主动提出来要把他更换下来。
  2,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教育学生。
  有时进教室的时候,课堂上乱糟糟的,我在讲台上使劲地拍桌子,叫学生安静下来,可是学生安静了一会,又开始故伎重演了,我只好声嘶力竭地训斥学生一顿,弄得自已疲惫不堪,我想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有一次,我干脆停下来,说要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说要讲故事,马上就安静下来,讲完故事后,他们很天真地说:老师,再讲一个。我于是就向学生提要求,学生就答应。我发现讲故事比空洞的说教,死板地地训斥学生效果好多了。于是我经常收集一些有关美德,哲理方面的故事,当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讲上一个相关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从而打动学生的心灵。
  工作方法的改变,带来的是学生的改变,现在我班上的学生早上老师没来的时候会很自觉地在教室读书,中午即使我有事不能去教室,学生也能管得住。 不管什么时候走进教室,里边都是干干净净的。学生上好的表现就是对自己辛勤劳动的最大回报。从而使自已有一种快乐的心境对面对自已的工作。
  
   五.与时俱进,适应学生。
  网络时代,资讯发达,学生获得知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有时候学生懂得的东西老师未必懂。作为老师如果这也不懂那也不会,会让老师认为这个老师大老土,为了不至于被学生挤对,我总是去乐于接受新事物,经常上网或看书看报了解一些最新的资讯,当学生侃NBA时,也跟他们聊聊奥尼尔,科比,林书豪,学生玩游戏时,跟他们说说魔兽,大话西游,甚至是“偷菜”,学生追星,就跟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的明星许篙,王力宏,梅西,学生说到2012年世界未日,也跟他们说说外星人,转基因食品。。。。。加上学生的QQ,还可以从学生的微博里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思想动态。这样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找到了与他们沟通的语言,我感觉师生关系也融洽了。
   谢谢大家!
  

完成时间:2012.05.01 20:40:28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2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