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恺的《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道出了时间的易失.空间,人可以把握住一端,把握住一点,而时间则全然无从把握,人们常常在时间渐渐变化中迷失了自己,欺骗了自己。能在石火光中寄此身的人,能做到一刹那便是永劫的人,才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收缩无限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异国秋思》是庐隐的散文代表作。对秋天的描写让人觉得凄凉,枯黄的毛豆叶子,白色的小野菊,凉劲的秋风,抖颤的小黄花,这些景物即使有蔚蓝如碧海似的青天和淡金色阳光的衬托,也觉得惨淡了些,而这些景物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便更让人増加思乡的情绪。
树木葱茏,绿阴匝地,深山古林,枝柯掩映,柔光荡漾,一抹彩霞,穿林翩翩,这样的景物美则美矣,却因思乡的一缕愁心,将萦绕脑际的幽妙意趣不着迹地赶走了。
浓绿深翠,整齐的冬青树,阵阵青草香,优美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一尘不染。可这眼熟的地方却勾起了对不堪回首的往事的回忆,勾起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野草漫径,唏嘘悲恻,唧唧的虫鸣,阴森森的丛林,真的让人生出悲怆与心酸,就连少女的低声唱着的歌,也无端让人伤感起来一一所眷怀的祖国,可还如风飘残絮,破碎紊乱?穷苦的同胞可还在凄风惨雨中悲诉?
异国的秋思,悲切的思乡情绪。
朱自清的《绿》是曾背诵的经典,学的时候没觉得怎样,就是文字极美,现在回头来看,才发现他们的确很妙,因为平时说话写文会不知不觉用上文里的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