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棠 私房菜

写作者:烟花三月下扬州     日记本: 岁月的痕迹

日期:2012年02月18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9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厨子的手艺,食客的口碑。俗话说:众口难调,因此门庭若市的饭店大抵是或是调得众口,或是独树一帜。孔子说:善烹小鲜,可治大国。倘若给那些厨子一个政治舞台,估计也能够治理得一方风调雨顺。呵呵。表妹说去吃私房菜,而且是上一次我们没有吃成的棠,因为人多。我便浮想联翩起来。
  
   棠字居中,是朴素不失柔媚的隶书,最后一笔带着妖娆的花色,看着就想起遥远的诗经年代,想起《棠棣之花》,这种联想毫无理由,我常常作些毫无理由的联想,暗笑自己的迂,这里应该有美食美色,不会有历史剧的悲壮,更可能的是诗经里摇曳的美丽的花。
  
   门庭狭窄,似乎是私房菜之所以“私”的一个外部特征。楼梯走廊的角角落落放置着暗红墨黑描金的漆器,上面搁着各式花瓶,有浅浅的水池浮着些红荷绿叶,各个包厢以花命名,装饰带着隐秘的闺阁气息,音乐袅袅地忽有忽无地飘着,来来回回循环着王菲的《因为爱你》。
  
   服务员长得有点对不住这里的环境,带着谦卑的笑,上了一道菜,说是佛跳墙。我大跌眼镜,这是佛跳墙?平淡无奇一普通砂锅,里面有些海参、几个小鲍鱼、还有猪肚、鹌鹑蛋之类的,类似大杂烩。怎么着也应该是一青花瓷瓮,三味真火就免了,总得揭开盖子香飘包厢才是。跟服务员打趣:去问问你们家厨师,什么叫佛跳墙?都有些什么配料?结果小伙子回来告诉我:佛跳墙就是大杂烩。呵呵,看来我倒是火眼金睛,大概那个发明佛跳墙的闽南厨师要从九泉之下跳起来了。转念一想,似我等身份,也只能吃到山寨版的佛跳墙了。心里遂释然。
  
   出来看到门口的八仙桌上放着一小告示,说是店主更换,贵宾卡可续用。想起隔壁的濠河八号,名声在外,其实也不过如此。可能似我等胃口,最适合的还是水脉堂的粥了。
  
   青菜白眼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繁华落尽,总是最朴素处最动人。

完成时间:2012.02.18 17:57:4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9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