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邢台日报写的言论)
“青山绿水是一方家园的宝贵资源”邢台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醒悟,这样认识深刻。
涵养故土的青山绿水,打造蓝天白云的故乡,让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无疑是民生工程中又一个里程碑。这一顺应发展潮流,符合民意要求的里程碑式的民生工程,宛如春潮涌动邢襄大地。
七里河生态新区正在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邢台“水乡”和休闲观光园已初具规模。百泉公园开发已全面启动。
邢台县在实施太行山绿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项目的基础上,推进苹果、核桃、板栗等干鲜果品产业化经营。立足市区“水源地”、“后花园”定位,发挥峡谷群、云梦山、前南峪等品牌景点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走生态发展强县之路。
开发区要走出一条“绿色”项目审批之路。以铁腕治污手段偿还以往生态“赤字”。
南和县立足市郊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和乡村游、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东”依托郝桥蔬菜基地,大力发展采摘、认种、生态观光农业,吸引邢台市民到南和休闲、观光、旅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西”结合顺水河治理,规划建设县城与开发区之间休闲农业、苗木花卉产业带,改善县城环境,打造宜居之城。“南”加快邢台植物园开发进度,建成集动植物保护观赏、生态旅游、影视基地、农业示范为一体的综合观光园。“中”依托南澧河、溜子河治理,河内注水造景,沿岸布景成园,规划建设水面养殖、苗木花卉种植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带。
任县斥资13亿元实施“一园两河”工程,即历史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和牛尾河综合治理、饮马河建设工程。“一园两河”工程将在任县城区外围构筑起城河相依、活水长流、独具魅力的滨水景观生态水系,再现“陆泽风光”。
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既是一个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又是一个彰显科学发展的战略。既关系到一个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又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配置就日趋优化、经济效益的科技含量就越高,社会效益的辐射面就越广,民生改善的力度就越大。
只要集全民智慧,聚全市之力,全党发动,全民参与,艰苦奋斗,紧紧咬住科学发展之路不放松,邢襄一定会再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莺歌燕舞的良好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