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将狐狸与葡萄进行到底

写作者:戈壁红柳912     日记本: 驿外秋色里

日期:2012年02月1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35

  
  
  俺们接着读这些狐狸与葡萄,应该讲到第11只狐狸了吧……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它转了一下眼睛,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
  (不不不!我不同意这个“拍昏”的做法)
  第十一只狐狸将被拍昏的同伴摞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葡萄。
  
   (这只狐狸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这种应对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这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它想我一个弱女子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
  (恩恩恩~合着这是一狐狸精呢!聊斋模式)
  
   (这“十二姨”狐狸的战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说因为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抵消作用”,即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十三、十四爷狐狸是坊间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哈!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去代替另一种精神宣泄。)
  
   ——对“精神宣泄”的说法,本人甚不同意。诗毕竟是抒情而美好的!不论!
  
  
  
   第十六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会在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抑郁症乎?休假治疗乎?忽忽~~~
  
   (这只狐狸发生的情况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样行!”
  
   (这只狐狸所表现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可以被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狐狸梯 ”??是为利益团队吧! 哈哈~~


2012年02月11日07:25     [补记]
    
  钻在被筒里粘贴完的。
  
  今年的春天,不热!
  


2012年02月11日08:07     [补记]
    
  狐狸未必不是好形象,葡萄却是俺的最爱。

完成时间:2012.02.11 06:55:10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4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