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还不大丰腴的时光里,储存金钱,储存粮食,储存衣物之类,对国人而言,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求生的技能和模式。然而,储存一份感动,积淀一份欣赏,则往往被人淡漠了。
也许我们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对物质的储存总是觉得那麽的重要,常常节衣缩食,以备不测。随着光阴的蔓延,这种模式已成为一种美德而源源的传承下来了。我想到了一句老话: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同样的收入,同样的支出,然而家产的多寡与生活的质量便会是迥异的。这大约是勤俭度日,节约一枚硬币,一粒粮食使然的吧。
其实,物质丰富到一定状态,只注意物质的储存,大约是不能让人们满足和快乐的。倘能对那些美好的非物质的东西,加以珍惜,认真的储存,生活的质量就会慢慢的升华,我们的心房就会明媚起来的。我们即便在寒冬里,用快乐的心态看世界,这个世界也是春色满园的;就是置身于阳春,你的心态是阴暗的,美好的春色也是荡然不存的。那么,我们为何不倾其快乐心态去看世界呢。然而,有的人则不然。总是带上有色的镜片,慢慢地,一个原本向上的灵魂扭曲了,悲哀的生存于这个世界。
大约在2007年的冬季,我被那些世界富人勤俭度日,慷慨施善的精神感动了,便写了一篇“为吝啬而喝彩”的文字,发表在一些媒体,受到读者和网友的好评。2008年六月初,又把这篇文字发到一个网站的一些圈子后,一位“鳄鱼蛇头”的网友在文字后留言 :你作为一位新闻战线的战士,在512大地震期间,写这样的文字,不知有何用意?我看了他的个人资料:大学学历,大学讲师。我想,这样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水平实在不敢恭维。一是他没有细细阅读文字,这篇文字的日期清楚的表明是早些时候的,不是新近的文字。二是这篇文字通篇都在欣赏李嘉诚先生勤俭度日,慷慨施善的义举和精神。于512震灾有何瓜葛呢?后来有许多网友奋起跟帖反驳,甚至到他的博客去交流。我觉得,写字的人,多半该是儒雅的,善良的,向上的,友爱的,阳光的。而不是文革年代施文字狱的小丑而所为的。
还有,前几天,我把一位战友的一篇文字“(赏析)美丽没那麽重要”发到了我的邢台博客后,一位网友留言:有抄袭之嫌。看到留言,我付之一笑,当即删除!我没有看他的个人资料,大约也是一位“鳄鱼蛇头”之辈吧。赏析他人的文字当然不是原创的,看来这位“鳄鱼蛇头”的朋友不大懂得何谓赏析,何谓原创,何谓抄袭的。
我想,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下最能让我们享受快乐的就是要学会欣赏,学会施善,多在自己的心房里储存一份感动,积淀一份欣赏。久之,我们的心房就是明媚的,我们的生活就是快乐的,我们的人格就是高尚的。这大约不会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