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北大的保安都很有文化,他们总爱问来人三个哲学终极命题: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看来我这小儿也颇有文化,这天他忽发奇问:“妈妈,后来,我还是我吗?”
好哲学!
他爸抢答:“你还是你!”
“为什么呢?”他不解,欲打破砂锅。
“因为你始终是你自己,不会变成别人。”
“哦……”他似懂非懂不再问了。
我却陷入沉思与遐想了。
时光荏冉,我们在时空中不由自主地行进着,而我一直是我么?如果不是,那么,以前的以前,我是谁?后来的后来,谁又是我?
其实我一直在变,模样在变,认知在变——由内到外,这变化不曾停歇过。每一秒后的我都不再是前一秒的我。却是记忆,串连成一个自我,让我一直以为我就是我。
初降人间时,我只是一个小肉球般的我,一个本能的我,一个尚未经过开天辟地的混沌的我。慢慢地,或自省自悟,或亲人的言传身教,或师长的教育灌输,我知道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我不再是那个混沌懵懂的我。
曾经的我,最粘着妈妈。后来,我们为人夫为人妇,为人父为人母,妈妈也越来越远离我们的视线,直至最后只能在照片里看到她亲切的笑容。当年的我以为没有妈妈便活不下去了,后来的我,也可以看着照片里微笑的妈妈,给她一个微笑。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年依赖而脆弱的我。
曾经的我,被你深深地爱着,曾经的我,深深地爱着你。后来,我们或索然寡味,或劳燕分飞——如果我一直是当初的我,你一直是曾经的你,人们又何以苦苦吟诵:人生若只如初见……
以前的我,稚气天真,后来的我,步步为营;以前的我,豪气万丈,后来的我,闲淡散逸;
以前的我,活力四射,后来的我,步履蹒跚;以前的我,一呼百应,后来的我,老朽落寞。
以前的以前,我是传说中的我;后来的后来,我是下一秒的我——我一直都不是我!
一直不变的,是我的名字,我的符号。看看墓碑,我可以确定,以后的以后,我还是某某某(姓名),将来且永远都是。看!除了名字,什么都不属于我。争甚?抢甚?计较甚?
今日小儿又问:“妈妈,我的名字会变吗?”
“不会!”
“我的样子会变吗?”
“会的!”
“那我不要长大了!”
“为什么呀?”
“人先长大了,然后长老了,然后就长死了,就没有了……”
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