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读中庸,也是很偶然的,那年单位组批林批孔讲习班,我有辛被选中。在军宣队领导的眼里,我还算根红苗正。学习是脱产的工资照发还有免费的夜餐,何乐而不为。其实在学习中,对《中庸》的思想我在内心还是接纳的,其一觉着哲理高深有嚼头;其二正好提高我的古文底子。如孔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是说中庸之难。还有,子曰,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读此,我心下对那时国中现象也发出疑问。子思说,他之所以写中庸,是有意要将孔子的心传保留下来。中庸的核心是讲哲学,中是不偏不倚,庸是恒久不变。叫人做事讲究中正平和。在书中孔子举例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浅显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缺点,宣扬人家的好处。两个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孔子还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而颜回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能一直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