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传来张图片给我,是老家的鸡窝,两只鸡在下蛋,三只鸡疑似在排队等候下蛋。鸡们都肥硕壮大,正宗的乡下草鸡,每月回来,表哥都会满载一车鸡蛋,大概有四五百个,还有农村的土特产,我说你是鬼子进村,他说到单位还有同事好友等着扫荡呢!在这个食品安全堪忧,物价飞涨的年代,有个农村老家,真是温暖又实惠。
老家是游子心中母亲的针线,总牵绕着思绪密密地织,织花了眼织白了发,织成记忆中村口渐行渐远的背影。
老家是院中的井栏,井旁的橘树绽满了花;是院墙边满树通红的柿子,灯笼般温暖回家的视线;是后院高大的榉树,在屋檐之上路标般指引回家的方向。
老家是土灶上香软的米饭,甜糯的玉米,灶坑里悄悄卧着的红薯,在灰烬里包裹着滚烫香甜的诱惑,是地里的随手可摘的新鲜瓜果,还有芦稷,青皮的红皮的,纯粹的清冽的汁水,都流淌在老家的记忆里。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农村渐渐被高楼高架蚕食,故乡家园将成为一种概念,失去了舟车颠簸的惆怅和辽阔悠远的沧桑,也就失去了朦胧的诗意,回家的意象渐渐老在了唐诗宋词。对于年轻的一代,将来可供他们追忆的老家也许就是微博空间、QQ家园、开心农场了。
故园不再。看到拆迁文件上有严禁“赶农民上楼”的短语。这五个字让人感觉有背井离乡的心酸,在这个高房价的时代,遭遇拆迁的农民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清醒的人会意识到欢乐是不长久的,农民一旦离开了土地,就会像风中的飘蓬河里的浮萍,接不到地气找不到归依。我们这个民族,一旦缺失了对土地的情感,我们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会渐渐被消释,还有什么慰藉我们的精神和心灵?
也许我是杞人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