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庐山,2003年4月曾经来过,故未上山之前,的确没有多少新鲜感。
庐山是江西的四大名山(井冈山、龙虎山、三清山)之一,是全国著名的避暑胜地,位于九江市牯岭镇,面积302平方公里,海拔最高1474米(九江平均海拔仅15米左右)。
庐山有两条分别为21和23公里的公路分别拐400多道弯直达山顶(这在我国旅游山中是唯一的),一是为毛修的,如今谓之--毛路线,即正确路线;二是为林修的,如今谓之--林路线,亦即错误路线。
在地质上,庐山的岩石地层为厚层块状的变质石英砂岩。
作为红色旅游景点,该处以1959-1970年的3次“庐山会议”而著名。一是1959年7月2日起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工作会),主要事件是彭上“万言书”挨批,并与张、黄、周等被打成右派;二是1959年8月23日起的八届八中全会,作出了批叛彭等的错误决定;三是1970年8月23日起的九届二中全会,揭露了林“天才论”的阴谋。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历史会给一个公证的还原与评述。
在非“红”方面,庐山是**党的“夏都”。每逢夏日,党国政要们均由宁迁此避暑办公。著名的“美庐别墅”便是当年蒋宋的“爱巢”,难得的是,如今尚存世界上仅有的两台煤油冰箱之一(一台存英国某博物馆)。
庐山实际上是被一个21岁的英格兰传教士李德立用1200块银元买下后逐渐开发建成的。
历史上,朱熹曾在百儒洞文书院讲学,如今有白居易故居。李(白)大师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亦表明他到此一游。当然,老先生把那瀑布写得宏伟气派,实际上与我们夜郎国的大瀑布相比,只不过相当于黄果树瀑布(高74米宽85米)洒的一泡尿而已。
事实上,本人觉得最绝的,还是苏(轼)大师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不仅是诗句,在哲学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上,我认为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句。诸多事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然,麻将桌上亦如此)!譬如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地“逐识庐山真面目”的。
由此我想起了以前居然拿黑格尔的“不可知论”来批判。
难道对浩瀚的、无边无际的宇宙,你就全知了吗?那你就是“张(张、王、李、赵)全知”(讽刺语)了!
按照路线,明早由南昌乘1235次返程。
--10月10日01点30分,于庐山新世纪大酒店1203房
(注:本文系10.14、15.因故被清除后重新上挂,略作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