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心灵的东西是无价的

写作者:冷清秋     日记本: 升沉不过一秋风

日期:2011年10月19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579

   有价一:前日听一专家的讲座,专家认为所有的咨询都应该收费,哪怕是没有钱的学生也要培养其付费咨询的意识,这样才有疗效,少收一些费用是可以的。讲座结束后,与在场的专业人员交换这个观点的异同,他们都对专家观点表示赞成。那天的讲座内容很简陋,因为是公益讲座。但那场讲座之前听众抱着很大的热望。讲座结束时受主办方委托总结,无法推脱就说吧:1、抱着真诚的心感恩,感谢专家传授知识。2、专家之讲重在道而非术。因为术是匠,道为师。3、感谢各位能够认识我并且叫我认识各位。
   有价二:一年前协助一家商业机构到一重点中学做咨询。那些孩子那一刻就是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商业机构揶揄着提醒,姐姐啊,我们要挣钱吃饭的,这里每月几百块我要来4次,要介绍学生到机构去付费做疗程才是啊。那一次后,拜拜了您!快一年了,那里的咨询室越来越萧条。学校厚道,依然按月付费给他们,哪怕没人去接受辅导。
   有价三:今日,一网友Q注:心灵的东西是不能免费的。他也是一位有名的专业人士。顺着这个有争议的观点打开先生的博客,却见很多有价值的文献。但最新一篇却是在酒后诗歌:
   回来吧,痞子们!
  你本来就是,你从来都是!
  你无法离开你所是的!
  去他妈的礼、义、道、德、仁、智、信!
  都他妈的胡说八道!
  都他妈的只是遮羞布!
  曾经偷香窃玉,是痞子!
  烽火戏诸侯,也是痞子!
  惨淡别姬,仍是痞子!
  、、、、
   博客后面很多留言皆赞美其活得真实焉。跟了贴子曰:酒后出本我也!
  
  
   沏了茶,看过花,放了音乐,细细琢磨专家们的有价心灵、、、、、
   汶川地震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及一些高校的心理学教授第一时间奔赴灾区与那里的人们共同面对灾难。他们中有的人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做心理援助和物质援助。有的人短短三年黑发变白发远离首都,例如龙迪。还有,日本的心理专家把救灾援助知识无偿送到中国重灾区。还有多少中小学里的兼职咨询、多少信访机关的接待人员、多少妇女儿童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他们只有微薄的工薪,却象急诊科的大夫一样给那些没有钱的伤者提供“阿司匹林”,叫他们缓冲、不死。
   这些象勿忘我花一样散落在草丛中的无价的付出没有一颗真爱的心灵是不行的。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无不直指心灵的美好塑造,也即真善美!当我们远涉重洋不惜重金取得真经,是把他们尽快变成金钱呢还是让知识在更大的范围内循环,给那些最需要知识的却没有钱的人,真是一个知识价值的命题呢!在物质生活充裕的时候,知识创造的金钱用来做什么呢?它的价值何在?难道不如无偿援助来的更滋养心灵吗?
   没有哪门学科能够与佛学的博大精深媲美。但所有来自佛学院的佛学书籍,包括通俗版本均是免费的,并且可以无限复制传播。专利的无限公开在这里恰恰论证了佛学的包容和归一。那些撰写佛学经典的人又是以怎样的心迹在倾吐!如此的“无”在越来越多的开卷者心中给予了那么柔软、深厚博达的善的力量。
   记不清从何时起,大量的公益咨询充盈着,也改变着、扩充着、丰富着一颗单纯单薄脆弱的心灵,只到无执无畏!很难想象,如果把那些共情、支持、激励、疗愈作价售卖,卖家的面容和心灵会否如泥土样静好。
   还是确信:心灵的东西是无价的!知识可以变现为物质财富,心灵却不是货币的等价物。他是泥土是阳光是风是雨是花香,是生命底驰聘的能量。
  
  


2011年10月19日23:11     [补记]
    下午去学院做电台热线咨询、大二学生咨询各一。用时两小时,布置了任务。

完成时间:2011.10.19 22:29:07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10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