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豫归。
震撼了我的是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山陕甘会馆木雕,以及少林寺的塔林。再次验证什么才能永恒。这些物质的存在寄托了一种精神(专注)和一种灵魂(人生命的意义),物质可以被风化、被破坏,而那些成全它们的一凿一斧、一钻一刻、一言一行,却在它们闯入人们眼帘时同时轰然迫近人的心灵。让我对那些成就它们的、远在千年或百年前逝去的生命肃然起敬。
总觉得现代人是再也创造不出这样的奇迹。如今谁还能做到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只是握着工具端坐、平心静气地凿刻,并这样坚持二十五年甚或更多年?谁还能做到除了吃饭睡觉就只是向佛从善、念经度化众生?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太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然而“五色令人目盲”,盲了的恐怕不仅仅是眼睛,还有原本可以简单纯净的心灵。
所以,我们更幸福了,也更痛苦了。
我天天都忍不住上上网,这样觉得自己不闭塞。然而想到那些石匠、木匠以及和尚每日重复的劳作,忽然也会向往。只是,我怎么回得去呢?简朴,有时竟也会成为一种奢望。
阴天,散步回来,打开CD听很久以前常听的音乐,想起自己的旧时模样。
社会的进步是必然,科技的发展也是必然。S说她反科技,却未必做得到。如今哪怕你入了深山,只要有人也涉足过那处,也许你就“被发现”了,像“天仙妹妹”,像卢安克。他们都没想过要被打扰。可是,总有“好事者”却不会再有那个一闪即逝的、神秘的桃花源“入洞口”。
所以,我只能祈愿,当一切都在改变、在所谓的前进,我若是还能保留自己心灵的旧时模样,于自己,便也是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