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 胡杨林日记 [登录] [注册
 
2005年 3

写作者:柯紫贝贝     日记本: 小溪

日期:2005年01月01日  星期  

天气 

心情

   被翻看:408

  撩人的夜
   作者:kezibeibei  发贴时间:2005-06-25 21:41:53
   整理人:sqg5212 整理时间:2005-06-25 23:29:45
  
  
  
   吃过晚饭后,我出去了一趟。想去书城,看看汪曾祺的散文书。
  
   换了衣服,拎着紫色小包就出了门。走到车站在等车时我后悔了,我最近买书都是在网上订购,很少出门,一般去了书店我都不买,只是看。这么晚赶过去会不会白跑一趟?我又想了想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想着出门前在网上看到的介绍,我又在脑子里仔细的回味了一下刚看到时对这书的好感,这才坚定了下来,决定还是去一次,好久没逛书店了,去看看也好。
  
   车站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妹,鞋子是一样的,裤子是一样的,马尾辨是一样的,T恤衫除了颜色不同其他也是一样的,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说着一些只有她们自己才能听懂的话,蹦蹦跳跳的,我就在一旁专注的看着。
  
   夏日的晚风比较凉爽,掠起了额前的发,又掠了我的裙摆在双腿上摩挲,这风很温柔。
  
   上海的夜是迷人的。
  
   公交车窗外是宽宽的大河,河岸上是一座又一座的高楼,从远处看,一个又一个小窗户里亮着白的或黄的灯光。整齐高大的楼房,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安静的河流,组成一副美丽的图画。
  
   我有些陶醉。
  
   车厢内响着广播里的音乐,连续的在放不同的歌曲,其中有一句唱道“一段感情就此结束……”我在心里想,我这又是什么感情呢,现在爱情不是爱情,友情不是友情,还这样就匆匆的断了,结束了。又是一阵伤感,眼神迷离的看着窗外。
  
   南京路上有两个捡垃圾的乞丐,我想起了《天瓢》小说里的邱子东,这个小说中的人物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报复竟然变成了一个乞丐,我把书中的描写,来对照我眼前看到的两个乞丐。其实我只注意到一个乞丐,让我奇怪的是,这乞丐的头发竟然是理的很好很整齐,根根短短的立着,很黑。今夜的一路上我在繁华的市中心看见了不少乞丐,其中有一个乞丐的头发竟然是中等长,非常的整齐,而且发质柔软,甚至有些飘逸。
  
   和一个外国人擦肩而过,那外国人生的很俊美,正在用耳机在和人对话,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走过了突然发觉有什么不对,我回头又看了看,那外国人竟然穿了一件秋天才穿的长袖外套。我看了看大街上的人,无不都是短袖,女孩子穿的更少,吊带,短裙,没有一个人是穿长袖的。
  
   人民广场的上方有风筝在飞,吸引我也吸引了不少散步的和路人的是,有一个特别长的风筝在天上飘动,像一根丝带在天空中飞舞,我停了脚步,定定的看了很长时间,那条丝带在我的脑子里一忽想象成是一条龙,一忽是一条蛇,但我还是愿意把它想成是一条美丽的多彩的飘逸的丝带,我就呆呆的痴痴的看了好一会再走。那天我骑车回家也是,在子长路靠近十字路口时,我发现天上有一群鸽子,在学校和居民楼之间飞翔,我就停了车子,在路边痴痴的看着,那鸽子飞的姿态很优美,特别是转圈打弯的时候,我一直看到那些鸽子都飞回了自己的窝才骑上车继续走。
  
   走近喷水池时,已到了这个城市最中心,前方是斑斓霓虹。我又痴了,一边走一边看,我来这个城市五年了,我对这个城市是有感情的,我觉得自己爱上这个城市了,我不再排斥,虽然我还是不能完全听懂也不喜欢带着厌烦味的上海话。
  
   到书城的时候,已经是九点,书城早已关门。我在门口走了一个来回,又往回走,去了刚刚来时逛过的今声书店,买了两本书:《小王子》和《生活可以如此有趣》,前一本我是早已看过的,我买是为了收藏,而且这个版本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很精致,书城里早已卖空。后一本是我在逛了一圈后最后拿在手里的一本书,是一本日记式的散文集,我随手翻了翻,发现这个女作者很懂得中庸之道,很会思考,对社会也有一定的洞察力,而且,她很乐观。我很乐意的买下了这本书。
  
   前几日的日记里我写道:也许命运对我是厚爱的。
  
   果然是这样,在我遇到痛苦遇到挫折的时候,当我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到可以让自己开解自己的时候,我遇到了这样的一本书。我在回家后仍然是随意的一翻,便翻到了这样一句话:“人可能为了让一个得不到自己的感情的人死心,以免造成对方的痛苦,可能会故意表现得很冷酷。”我觉得我与这本书这个人以及这句话太有缘分了。
  
   我渐渐的开始开解自己,要原谅他。我要把这忧伤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我要让这忧伤不影响我的日常生活,我要让这忧伤积极的促使我更多的思考。
  
  自身的缺陷
   作者:kezibeibei  发贴时间:2005-05-13 13:49:18
   整理人:-chenyulu- 整理时间:2005-05-14 13:51:13
  
  
  
   当行走到一定的阶段、某一个风口、某一个方向标、或某一处急流时,也许在平日里你骨子里的那股清高亮节,那种与世无争的姿态都不能够很好的帮助你度过这一关,而相反的是,这种性格的作用是可能把你推入这旋涡之中,或者把你推向另一个空寂的山谷。
  
   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你是因为自身的优势而带给你严重的缺陷时,那么可能你是相当危险的,当然,我是说可能。因为你这一关不能过,也许你将会无数次重复经过相似的关口,你会永远陷入在一个差不多的关口里不能跳出来,从而导致你的视野永远不能进入下一片芳草之地。
  
   在争与不争之间,在变与不变之间,应该有着千变万化个不同。
   不争是争,可以理解为置身于物外,而内心却置身于内在,暗中取胜。当然这个争的前提一定是要将恶的理念制止下去,让善的理念生辉。
   而争是不争,是在于遇到原则问题时,应挺身而出,但内心执着于善念,对恶的理念始终抱有一丝善意,使其有后路可退,不与其争,并期望这争的结果是不争。
  
   短短几个字之间,千变万化,多彩纷呈。
  
   而这无穷的变化之中,也许最难突破最难看清的,不是他人,不是事件,也不是与自身相反的理念,而是自身缺陷的障碍。
  
   每一扇门推进去都有一番不同景色,可玩味,可赏观,心态不同,所体味出的境界、感觉也大有差异。若想每种滋味尝遍,大概要从“变”中取来。
  
   以不变应万变,但不变之中却应有各种变化,这就体现在细微之处,也溶于无形之间,在一瞬间里的念想可变化无数。
  
   尊重、理解、爱护为本,原则和方法可不变中取变。
  
   夜晚与木头交谈至深,偶得,是为记之。
  
  

完成时间:2011.08.13 21:16:32

  公开状态:完 全 公 开 | 8 条留言 | 查看留言   

 

留言


留言主题: 留言在日记留言到信箱
留言内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